理大研究破解中药提取物粉防己碱的关键标靶机制 为治疗病毒感染、阿兹海默症等开启新途径-紫荆网

理大研究破解中药提取物粉防己碱的关键标靶机制 为治疗病毒感染、阿兹海默症等开启新途径

日期:2025-10-09 来源:文汇报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香港理工大学科研团队首次揭示传统中药粉防己根部分离的化合物“粉防己碱”(tetrandrine)抗伊波拉病毒的关键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粉防己碱透过阻断细胞关键脂质分子“鞘氨醇”(sphingosine)的输送,抑制钙通道活性,从而有效对抗病毒感染。这项发现不仅为抗病毒药物研发开辟新路径,更为神经退化性疾病及癌症转移的治疗提供创新策略。有关成果已以《粉防己碱通过依赖LIMP-2和鞘氨醇介导的机制调控由NAADP介导的钙讯号传导》为题刊载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团队利用了特制光亲和探针等先进技术,将粉防己碱的细胞靶点图像化,发现它可以透过靶向LIMP-2,改变溶酶体的钙离子释放。(理大图片)

粉防己碱长期以来被认为具有抗病毒、抗炎及抗癌特性,过去研究显示其能抑制烟酸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ADP)介导的钙离子外流,从而抵抗伊波拉病毒感染。科学界传统观点认为,粉防己碱是透过直接阻断钙通道及钙离子释放发挥药理活性。然而,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副教授柯子斌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特制光亲和探针等先进技术,成功将粉防己碱的细胞靶点图像化,发现其作用机制与传统认知截然不同。

研究显示,粉防己碱并非直接作用于钙通道,而是与细胞代谢枢纽“溶酶体”(lysosome)上的LIMP-2蛋白结合,抑制溶酶体释放鞘氨醇。由于细胞鞘氨醇含量直接控制钙通道活性,鞘氨醇释放减少将导致进入细胞的钙离子减少,从而阻断病毒复制的关键过程。

基于此发现,研究团队提出粉防己碱可透过靶向LIMP-2,改变溶酶体钙离子释放,进而干扰伊波拉病毒及新型冠状病毒等病毒的存活与复制。这项机制为抗病毒治疗开启新的可能性。此外,研究也启发以溶酶体相关机制作为药物研发新方向,对治疗由钙失衡引起的疾病,如阿兹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经退化性疾病,以及部分癌症转移,提供创新治疗策略。

柯子斌表示:“这是首次发现LIMP-2具有影响钙讯号传导的功能,颠覆了传统认知。从细胞生物学角度,我们揭示了透过LIMP-2和鞘氨醇介导的全新NAADP调控钙讯号传导途径;从抗病毒治疗角度,我们找出了LIMP-2作为粉防己碱的关键标靶,可抑制伊波拉病毒,并有望广泛应用于其他抗病毒治疗。”

在研究过程中,团队构建了结合光亲和探针与多组学分析的科技平台,可广泛用于研究天然产物的生物学特性。该平台能协助研究人员辨识其他天然化合物,特别是源自传统中药的分子标靶,促进崭新分析技术与传统中药的融合,提高天然产物在治疗顽疾方面的药用潜力,推动创新药物开发。

来源:文汇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罗皓天 校对:但红玲 监制:廖国良
突破100家!全球重点企业为何扎堆落户香港?
朝鲜举行大规模阅兵式
如何让施政落到实处?司局长表态
悬赏征集线索!18名台湾军方违法核心骨干曝光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