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推广署(投资署)署长刘凯旋于十月九日至十一日访问广东省东莞市,向当地政府部门、东莞市委金融办、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山湖高新区)、滨海湾新区,和当地企业社群等宣传香港营商新机遇,以及阐述企业如何透过内地企业出海专班(出海专班)一站式平台,以香港为跳板开拓海外市场,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企业「走出去」的策略支点。
昨日(十月九日)上午,刘凯旋与东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吕成蹊,以及东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光滨会面。刘凯旋表示,香港将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下「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以冀吸引更多企业进驻香港,壮大总部经济,更适于东莞这个拥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重镇。二○二五年《施政报告》公布特区政府将整合多个办事处,组成一站式平台,成立出海专班,为「出海」企业制订多元方案。她希望能够更好地服务包括东莞在内的大湾区企业实现海外战略。
昨日下午,刘凯旋出席「融聚莞港‧资本赋能」交流会。本次活动由投资署与东莞市委金融办作为指导单位,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驻粤办)和东莞市南城街道办事处作为主办单位,以及东莞市上市公司协会作为承办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曾坚朋首先致开幕辞,刘凯旋随后亦向现场企业及传媒代表致欢迎词。驻粤办主任苏惠思,香港贸易发展局华南首席代表黄天伟出席交流会活动。
曾坚朋表示:「东莞市正在积极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冀形成以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为鲜明特色的资本市场『东莞板块』。香港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之一,是东莞企业境外上市首选目的地。东莞将不断完善企业上市扶持政策体系,推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快速发展。通过是次活动搭起交流平台,支持东莞更多优质企业对接香港资本市场实现高品质发展。」
刘凯旋对于发挥莞港之间优势互补,促进企业把握香港机遇拓展升级充满期待。刘凯旋表示:「东莞与香港地缘相近,一脉相承。两地皆是美食之都,湾区重镇,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互补性强。东莞是大湾区的现代制造业重镇,香港则具备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完善的法治制度、自由的经济和发达的金融体系。截至二○二四年,已有2 620家内地企业在港设立业务,超过1 400家更在香港上市,其中304家来自广东。事实上,香港凭借 『三中心、一高地』的营商优势,一直是内地企业走向国际的首选平台。在《施政报告》中明确指出成立的出海专班,将整合投资署、香港贸易发展局和香港驻内地办事处,为内地企业量身定制出海支持方案,利用香港迈向全球。」随后她亦与当地媒体会面,进一步讲解香港营商优势和推广出海专班平台。
投资署内地业务总裁喻莺进行主题分享,介绍香港投资机遇与服务。香港交易所环球上市服务部副总裁陆琛健分享香港资本市场融资等政策与路径。会议亦设置主题分享,邀请专业服务机构探讨内地企业应如何充分利用香港融资优势,更好的实现出海战略。本次交流会活动吸引超过本地百位企业、机构及传媒代表参会。
刘凯旋今日(十月十日)开展对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以及区内重点企业的拜访与座谈。
这是继今年八月投资署与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后,刘凯旋首次带队对管委会和园区进行回访,旨在持续为园区企业赋能,帮助园区企业筹划「出海」解决方案等。刘凯旋表示:「我署在跨境资金管理、扩展海外网络等多方面,聚焦企业出海的具体需要,由专业团队提供支援服务,协助松山湖高新区企业规划出最佳出海路线。出海专班服务亦将由驻粤办的企业出海专组作为松山湖高新区企业的一站式联系点,按企业需求进行拜访。」会上,刘凯旋亦向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推介北部都会区发展机遇。东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庆松接待投资署一行。
她同日亦考察松山湖华为小镇、OPPO智能制造中心和滨海湾新区,向企业介绍香港特区政府出海专班平台,并鼓励企业把握香港蓬勃发展的创科生态圈,利用香港新机遇打造其海外融资中心、研发中心,以及全球管理中心。
刘凯旋和投资署团队明日(十月十一日)将继续拜访东莞市,与行业知名半导体材料企业的管理层沟通如何多方面利用香港平台优势,升级企业海外战略,实现「出海」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