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美雄
今年以来,美式关税大棒挥向全球,从欧盟到东盟,从钢铝到消费品,美国政府以关税为武器对多国极限施压。对此,不少国家或妥协退让,或忍气吞声。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帖称,将从11月1日起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100%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以“回应”中国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面对这故技重演的霸权剧本,中方以坚定立场给出答案:不跪,不退!这不仅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正当之举,更是对单边主义的强力回击。
美方一边透过媒体表达“有事要和中方面谈”,安排访华及会晤;一边又对中国企业无理制裁、对华技术不断封锁,妄图打压中方至无力还手、被迫作出重大让步。本轮中美博弈的导火索,是美国商务部于9月29日发布的“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根据该规则,一旦中国企业被列入“实体清单”,其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也将自动受到同等出口管制。此举意在全面封锁芯片技术对华流通,以增加未来对华谈判的筹码。然而,“边打边谈”的部署早已被中方看透,美方这番举动可谓“先撩者贱”,反而增强了中方开展对等斗争和反制的决心。
中方祭出稀土管制、调整农产品进口等组合拳,显然令美方大失预算。特朗普先是社交发帖,“怒斥”中国对稀土等稀有元素实施出口管制,宣称11月1日起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新关税,并同步对所有“关键软件及相关技术产品”实施出口管制。其情绪化、歇斯底里的报复措施,正暴露美国当局过往对中国的预判和战略已陷崩溃边缘,因而显得被动与混乱。
中国强化稀土出口管制的举措,绝非无的放矢,而是兼具明确的针对性与正当性。有证据表明,部分客户将进口自中国或由中国技术生产的稀土产品,间接提供给美国国防工业。为维护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中方完全有理由采取进一步的出口管制。今次商务部推出的管制措施全面周密,涵盖稀土技术、稀土设备、稀土原料等关键领域,而且相关的锂电、无人机和反无人机、超硬材料、芯片等领域,没有中方许可均不许出口。这正是就美国不断收紧对华高端芯片封锁、推行科技霸权政策的对等反制,而最无资格指责的正是美国政府,中方只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中国之所以能在美国挑起的长年贸易战中坚持不跪不退,缘于新中国成立后所积淀的战略定力与历史智慧,其核心逻辑是“以斗争求合作则合作存”。回望抗美援朝,即便当时中美国力悬殊,中国仍坚定援朝,不仅捍卫了国家主权,更奠定了今日国家的底气与和平发展的基石。自2018年贸易战爆发以来,这一斗争精神得以延续,外部压力非但没有阻碍中国发展,反而加速其经济转型与科技自主创新的步伐。
正如许多声音强调“中国人不吃胁迫那一套”,这一态势在具体领域尤为明显:比如在半导体等技术封锁中,中国持续突破,对美依赖显著降低。反观美国,其国内稀土产业链重建缓慢,农产品也难觅替代市场,对华施压的筹码正日益耗尽,霸凌行径终落得“伤敌更伤己”的结局。
近期,中方在稀土、农产品等关键领域的精准反制已直击美方痛点。以暂停购买美国大豆为例,此举在其出口市场造成了巨大缺口,充分表明中国针对贸易战的策略行之有效。“谈,大门打开;打,奉陪到底。”中方反制措施迅速、对等且精准,标志着中美战略博弈进入新阶段。美方必须认清现实:中国既有能力也有决心,绝不吃胁迫那一套。
美国惯用的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在国际上早已不得人心。中方在坚决反制的同时,始终秉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大国担当。随着中国持续深化与全球各国的互利合作,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零和博弈的旧逻辑必将被时代淘汰。中方不跪不退,捍卫的不仅是本国利益,也是多边贸易体系和国际公平正义的未来。
(作者系西贡区议员、大湾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