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论坛》专稿/转载请标明出处
陈晓林|香港金融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特朗普第二个任期(「特朗普2.0」)的外交思路和对华战略已露出端倪。相对于特朗普第一个任期(「特朗普1.0」)对华政策,笔者认为特朗普政府将继续以「美国优先」为主基调,通过各种「神操作」,如「加征关税」 「退群」等来延缓美国相对衰落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维护其在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利益,这些做法对香港也将产生较大影响。
「以前叫战争部时,我们缔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胜利历史……」最近,特朗普将国防部恢复为战争部,引起全世界高度关注。特朗普以为改一下名字,就能「使美国再次伟大」。需知天下大势,东升西降不可阻挡。
正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所说:「美国还要继续领导世界一百年,所以要重返亚太,遏制中国……」。在商人出身的总统特朗普的脑海里,遏制中国也是必不可少的选项。因此,美国对港政策作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一部分,也将随之调整,香港将在一定程度上面临中美战略博弈的冲击,必须「睁大眼睛」,未雨绸缪,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深刻认识「特朗普2.0」对华政策的基本逻辑
特朗普政府对港政策属于对华政策的一部分,理应服务于对华战略全局,「特朗普2.0」将延续「美国优先」的核心理念,并在策略上呈现出更极端的对抗性和交易性。
(一)基本逻辑:优先处理对华经贸协议力争达成
一是加征关税以捞取更大利益。「特朗普2.0」的对华政策延续并强化了「特朗普1.0」的「美国优先」战略,主要表现在「以极限施压推动脱钩断链,以交易主义谋取更大利益」,同时结合技术遏制与地缘围堵,形成多维度对抗性布局。
截至2025年8月,中美经贸高层已经先后在日内瓦、伦敦和斯德哥尔摩完成了三个回合的谈判,达成了多项重要成果:关税战暂时休兵,90天暂缓后又暂缓90天;美国高科技出口管制松绑,英伟达芯片续供;中国对有「工业维他命」之称的稀土出口放松管制等。这不仅缓和了中美紧张的关系,也让举办两国元首峰会的可能性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2.0」以来,中美经贸高层三次会谈地均选在欧洲,而非以往由双方轮流举办的惯例,可见中美双方互信基础仍非常薄弱,接下来需多接触、常交流、多沟通,方可促成元首峰会的举行。
据美国财政部数据,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短期目标得到初步实现。截至2025年7月,美国的关税收益已经达到1,520亿美元,约为2024年同期(780亿美元)的2倍。特朗普政府得到了切实的好处。「得了便宜还会加码」,会加快中美贸易协议谈判的进程,以更好地宣传其战果。
二是加强对华全面遏制以谋取更大主动权。在战略层面,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当政,开展对华全面竞争与遏制是当前美国大部分政客的共识。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方面,特朗普政府很可能会与更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增加双边贸易机会,限制中国的进出口。
在高科技合作层面,当前美国的政策已经转变为松绑为表、遏制为里。早在2017年12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认为:「中国通过发展军队扩大影响力,使得国际经济不自由、不公平,正挑战美国力量、影响力与利益,企图破坏美国的安全和繁荣」。美国明确将中国列为战略对手,试图通过「小院高墙」「去风险」「降依赖」「友岸外包」等手段遏制中国产业升级。当前,特朗普政府选择性放宽对华出口,是企图延缓中国自主创新进度。当前,中美博弈已进入新阶段,中国要加大科研力度,自强不息,依靠自己,「腾笼换鸟」,加快升级,不被对手所麻痹。
在军事部署层面,美国会增加国防预算,强化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在印太地区,美国会加强与日澳英印等盟友合作,维持对华「战略威慑」。在涉及中国主权问题上,美国将强化对台军售,继续挑战中国底线。
(二)总的基调:紧张—缓和—紧张
「特朗普2.0」中美关系的总基调是紧张为主、缓和为辅,先制造紧张、后退让缓和、再制造紧张。经过「特朗普1.0」,我们可以看到特朗普执政的风格是先对中国极限施压、制造紧张气氛,企图迫使中国退让或跪下,然后再缓和妥协,达成一份对美国来说最为有利的贸易协议。但中国秉持十字方针: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中国坚持硬干到底,特朗普政府只好选择性退让。所以,特朗普政府经过左右权衡已经暂缓了两个90天,这就是关税战的缓和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者必须讲究战略平衡,一方面存在竞争分歧,另一方面通过合作方可双赢。
随著美国进入新的总统选举周期,特朗普在「中期选举」中为了讨好选民、吸引全世界眼球,预计还会再次激化中美矛盾点,煽动选民支持其选中的接班人。
把握香港在「特朗普2.0」对华战略全局中的角色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国之间竞争合作博弈会越来越激烈。中国2024年的GDP(约合18.53万亿美元)占美国GDP(28.78万亿美元)已经达到64.3%,这一点与当年日本的状况非常相似——当日本的GDP占美国GDP 60%左右时,美国觉得日本对其构成了威胁,迫使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所以我们要放下幻想、准备战斗,美国无论是民主党执政还是共和党执政,在对华政策上遏制中国是共识,进一步深化对港政策布局将是特朗普政府在第二个任期的主要「搞作」。
(一)美国对香港的角色定位
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中美战略竞争的持续冲击,比如不承认「香港制造」,一律当成「中国制造」;不承认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在一些外交场合「唱衰」香港,等等。
(二)「特朗普2.0」将对香港分阶段「搞作」
一是贸易协议谈判期间。美国政府会「假惺惺」地降低中美之间在香港问题上的冲突,但会借助香港「筹码」作用来推动中美贸易协议的达成,迫使中国作出更大让步。比如,在经济方面,从2025年5月2日起,特朗普政府取消香港产品的小额免税待遇,不再承认香港的独立关税区地位。此举打破历史惯例,将香港纳入对华贸易战框架,是特朗普冒天下之不韪之「搞作」。在政治方面,美国将以「人权」「民主」「法治」等为名制裁香港更多官员,并借助发表《香港政策法》报告污名化香港国安法,将香港塑造为「中国打压自由」的象征,动员西方盟友围堵中国。在科技方面,2025年3月,美国发布了一份备忘录,指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限制中国对美国技术、关键基础设施、医疗保健、农业和其他战略领域的投资,扬言考虑对美国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生物技术、高超音速、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对外投资实施新的限制。
二是贸易协议执行期间。该阶段美国政府对港政策可能会渐趋强硬。中美第三轮谈判结束后,美国财政部长便对外宣称贸易协议很快谈妥,但详细细节需要时间处理。笔者预计,贸易协议达成后,必然会设置定期的执行评估和审查机制。美国国会、国务院等部门会采取「政经分离」的方式,扮演「先锋者」角色加大对港事务的干预。比如,打「悲情牌」,公开呼吁香港特区政府无罪释放黎智英等反中乱港分子;动员美国商会和企业总部迁离香港,抹黑香港营商和投资环境等。
三是「特朗普2.0」末期。该阶段美国政府对港政策将全面发力,中美将就香港问题频频交锋。到了「特朗普2.0」末期,为实现政党权利接续,美国政府将会加大力度全面遏制中国,香港的角色将更加突出。按照特朗普的特点,此阶段他一方面将会渲染其在对华政策上谋取利益之多,另一方面也会把其指定的接班人标榜为对华博弈策略的继任者,并会更强硬地在国安、人权、经贸、关税等领域对港发难。
香港应发挥「一国两制」优势加速多元布局
历史上,美国对其战略对手的打击从来都是毫不手软的。对前苏联实施了「肢解」手术,对日本采取驻军等措施。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美国炮制了一系列「组合牌」,比如「南海牌」「台湾牌」「新疆牌」「西藏牌」「经济牌」,现在又多了一张「香港牌」,利用香港在中美博弈中赢得更多实质性利益。因此,在「特朗普2.0」时期,中国应在香港问题上采取更加主动的姿态,积极反制美国等外部势力的干涉和威胁。一方面,特区政府应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反制美国,另一方面应主动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提高独立预防、识别、处置风险等方面的能力,避免掉入美国政府编织的将内地与香港混为一谈的「陷阱」。
(一)坚守国安底线
香港国安法和基本法23条本地立法的相继实施,共同构筑起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实屏障,补齐了国家安全长期缺乏的「短板」。在中美大国博弈的背景下,香港维护国家安全面临的形势将会越来越复杂严峻,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好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巩固经济安全与政治安全等传统安全,更加注重贸易打压、金融风险、海外利益等非传统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确保香港长治久安,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二)善于化危为机
「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是香港立足当下、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香港维持国际竞争力的信心之源。据《南华早报》2024年调查,82%在港外企高管认为香港法治和营商环境优于新加坡,显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因国家安全保障更可持续。彭博社指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因有效保障国家安全而提升,认为其可持续性得到增强,理性认知正在取代错误偏见。根据香港美国商会发布的《2025商业前景信心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美国企业无意将环球或亚太总部撤出香港。
香港资本市场最大优势就是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既有内地广阔腹地和超大规模市场,又是国家「走出去」的窗口和桥梁。面对美国施压,特区政府多次表态,香港是自由港,不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此举维持了香港作为全球贸易中心的地位,香港一方面应积极承接内地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背靠内地市场扩容内需,采取双循环策略降低对美依赖;另一方面应不断深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发挥基础科研优势,与湾区内地城市携手共建「湾区国际科创中心」。
(三)重构战略定位
面对当前复杂形势,特区政府应降低对欧美的贸易依赖,积极拓展东盟、中东、拉美、非洲等贸易通道,推动香港成为「全球南方」关键节点。支持企业布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发挥「超级增值人」角色,结合资本、信息自由流通优势,为内地企业提供跨境财资管理及市场开拓服务;香港在历史和文化上与东南亚有著深厚渊源,海外华侨华人对香港有著深厚情感,应利用该优势「虹吸」东南亚资本赴港投资;中东地区各国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合作伙伴,香港可开设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商贸办事处,巩固与沿线国家的商贸合作关系;还可扩大与拉美、非洲国家的经贸合作范围,推动与其签署自贸协议,发挥产业优势,使香港的对外贸易结构更加立体多元。
本文发表于《紫荆论坛》2025年7-9月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