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昆:立法会新老交替成常态 制度优化展现民主新气象-紫荆网

罗昆:立法会新老交替成常态 制度优化展现民主新气象

日期:2025-10-14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罗昆

随著2025年立法会选举提名期将至,多名现任议员先后宣布不再寻求连任,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建制派班长”廖长江等资深议员,以及部分年轻议员如张欣宇、林素蔚等13名议员明确表示弃选。这种多元化的人员更替现象,是香港政治生态步入成熟阶段的必然体现。

人员轮换符合政治发展规律

“江山代有才人出”,政治人才的有序更替是健康政治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次立法会出现的议员退选潮,反映香港政治环境已进入良性循环轨道。从年龄结构看,七旬议员的主动退让,为年轻一代参政议政腾出空间;从政治生态看,资深议员的功成身退,体现了建设性政治文化的形成。

这种人员更替并非源于外部压力或所谓“中央操控”,而是议员基于个人情况、家庭考量及为香港长远发展著想的理性选择。正如廖长江所言:“想做的,必须做的,都已经做到”,香港崎岖之路已基本踏平,是时候交棒“让爱国爱港力量薪火相传”,这种高风亮节的政治品格值得赞许。更为重要的是,不寻求连任议员,并非完全退出政治舞台,而是以其他方式继续为国家和香港服务。

第七届立法会成果丰硕

回顾第七届立法会的表现,可谓成绩斐然。在“爱国者治港”原则指导下,立法会彻底告别了过往的政治对抗,而转向理性务实的议政氛围。议会与行政机关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一系列重大立法工作。

最具标志性的成是完成基本法第23条本地立法,另外制定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立法会全票通过,体现了高度共识;通过完善地区治理制度改革方案,以及审议通过多项惠民利民的法案。这些立法成果不仅巩固香港的宪制秩序,更为香港由治及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立法会议员在履职过程中展现出专业精神和责任担当,无论是在委员会审议、政策辩论,还是在与政府官员的互动当中,完全体现建设性的政治态度。议员们发挥代议士监察政府善用公帑的作用,又积极配合政府施政,实现行政立法关系的优质提升。

新老交替助力政治健康发展

政治人才的新老交替是政治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这种人员更替模式体现几个积极意义:首先,避免政治职位的固化,确保政治活力的持续注入;其次,为年轻政治人才提供成长空间,有利于政治人才队伍的培养;最后,促进政治理念的更新迭代,使议会更能回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

必须指出,这种有序的人员流动并非“政治清洗”,而是建立在制度化与常态化的秩序基础上。退选议员大多基于年龄、家庭、事业发展等个人因素作出决定,这种自然的政治更替体现香港政治制度的日趋成熟。

驳斥不实论调彰显制度自信

面对议员退选现象,社会上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的揣测,包括所谓“中央操控”、“用完即弃”等论调。这些观点既不符合事实,也混淆了制度逻辑。

首先,议员的去留决定完全基于个人选择,没有任何外部强制操控因素。行政长官李家超已明确表示尊重议员的个人决定,强调是属于正常的组织人事更替。其次,退选议员并非被“抛弃”,而是将在其他岗位继续发挥作用,体现人才使用的多元化。

再者,将正常的政治人才流动歪曲为“破坏民主”更是站不住脚。真正的民主制度应当具备自我更新能力,通过制度化的人员轮替“保持活力”。

事实上,新选举制度的成功实践已充分证明其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和公平竞争性。

兑现“优质民主”的制度承诺

香港新选举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确保“优质民主”的体现。这种优质民主不仅体现在选举过程的公平公正,更体现在选举结果的广泛代表性和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

此次议员的有序更替进一步印证了新选举制度的制度优势,此制度能够吸纳不同背景、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人才参与政治,同时也能够避免政治固化。这种动态平衡机制才是优质民主的重要体现。

从更深层次看,这种人员更替模式符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民主评价标准。民主制度的好坏不仅要看选举过程,更要看治理效能;不仅要看政治参与,更要看治理成果。香港立法会的人员更替正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治理水平,回应市民对代议士服务社会的期待。

符合国家民主发展要求

习近平主席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提出的“四个必须”和“四点希望”,为香港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特别强调要“著力提高治理水平”,这正是是次立法会人员更替的深层逻辑。

通过新老交替,立法会能够注入新的活力和智慧,更好地履行立法、监察和民意反映功能。年轻议员能够带来新的视角和思路,有助于议会更敏锐地把握社会脉搏;经验丰富的议员则能够在其他岗位继续发挥作用,形成多层次的政治参与格局。

这种人才流动机制也体现了“爱国者治港”原则的深刻内涵。爱国者不仅要有爱国情怀,更要有治理能力;不仅要能够参与政治,更要能够推动发展。通过制度化的人员更替,能够确保政治队伍的持续优化,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展望制度发展新前景

随著新一届立法会选举的临近,我们相信香港将迎来一个更加多元、更专业、更高效的立法会。新进议员将带来新的活力,而制度的持续完善将为香港政治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制度化的人员流动机制将为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提供政治保障。通过持续的制度优化和人才更新,香港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立法会议员的新老交替既是政治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是制度优化的必然结果。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这一现象。

在“一国两制”伟大实践中,香港正朝著由治及兴的目标稳步前进。立法会将更好地履行宪制职责,为香港繁荣稳定和国家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这不是民主的倒退,而是民主制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作者系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秘书长,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孙艺宁 校对:郭孟琦 监制:姚润泽
普京与叙政权领导人闭门面谈两个半小时,双方谈了啥?
19岁“渝超”小将,踢出“超级世界波”!
最快旅行时间14分钟!越来越多人选择这条高铁通勤
我国发现一处大型金矿!新增金资源量超40吨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