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青年,或许有人会首先想到“奋斗”、“成功”,又或者“财富”,而周文港的青年议题主要落点在“安居”上。
周文港介绍,由于二手未补地价居屋的按揭贷款保证期长期受“30年减楼龄”限制,导致香港住房升级链“公屋—居屋—私楼”流通受阻,成为很多香港青年“上车”的卡点。他联同熟悉保险、银行、建筑、测量、规划等专业的“G19”议员推动改革,最终,香港特区政府在2023年《施政报告》拍板,于2024年3月1日起实行“50年减楼龄”;据统计,2024年,居屋第二市场交投数字超过高达近4,300宗,是自2002年有纪录以来首次冲破四千宗大关,实质帮助数千个公屋与白表家庭置业,并带动金融、保险、装修等上下游活力。他并进一步争取把“白居二”名额增至7,000个、优化从价印花税税阶,降低青年与基层家庭“上车”门槛。


“我在板间房和公屋住了20几年,从板间房到公屋,公屋到居屋,居屋到私楼,我经历了房屋阶梯的每一级,小时候我就立志总有一天要带爸爸妈妈离开公屋。”在周文港的视角里,“青年+房屋”不单是一段成长故事,也不只是一个政策组合,更是一条应该被不断复制的向上流动通道。他表示,“二手未补地价居屋按揭贷款保证期”这条通道现已打通,本届立法会与特区政府已在根本上改善了青年向上流动的通道”。现在的青年人可以更加自信地书写自己的成长故事——
“当然还能更好,这是需要各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