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港:国际教育枢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蓬勃-紫荆网

周文港:国际教育枢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蓬勃

日期:2025-10-10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香港发展成为国际教育枢纽(特别是国际专上教育枢纽)正值“从无到有,从有到蓬勃发展”的阶段。周文港回溯,两年多来,《施政报告》持续落地放宽“八大”录取非本地生限额、预留商厦与酒店改装宿舍、成立“留学香港专班”等举措,让政策链条贯通、跑出增长曲线。

2023_担任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
周文港担任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2023年摄)

早在2023年8月,他与团队提交长达99页的研究报告,参考英国、澳洲等五地经验,建议放宽招生限额、增加宿位、发展大学城等;之后的《施政报告》相继提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北都大学教育城”扩容至约90公顷,并推出“留学香港”品牌,标志著“从无到有”的制度建设正在“由有到蓬勃”。在他看来,教育是带动经济与城市能级的上游活水:香港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现时发展呈现“高学生需求、高收入、高储备”的“三高”趋势,不仅强化知识型经济基底,也对楼市与高端服务业形成正向带动——为补足宿位缺口,周文港先行倡导并催生“城中学舍计划”,以公私合营活化商厦与酒店,实现“教育需求—商厦活化—租赁市场健康”三重效益。

202508_担任教育、科技、人才委员会顾问团成员
周文港担任教育、科技、人才委员会顾问团成员(2025年摄)

进一步看,政策组合已由“扩容”走向“提质”。在招生端,特区政府把“八大”非本地生额外自资名额上调至“额外五成”,并同步优化宣传与签证便利;在供给端,透过规划与建筑管制“拆墙松绑”,为商厦、酒店改装学生宿舍提供明确指引与时间表,降低社会资本参与的不确定性。

放眼未来,周文港主张,把“北都大学教育城”作为承接增长的主平台,形成教研、宿位、产业与社区一体化的功能布局,避免校地分散造成的协同成本。他强调,专上教育是“源头供给”——先把学生、学者与研究资源留在香港,再透过实习、创科转化与职专教育衔接,导入本地劳动市场,最终转化为可衡量的经济增加值与就业岗位。随著“留学香港”品牌启动、宿位缺口逐步填补与大学城项目明确化,香港的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地位将由政策蓝图转为工程清单,为城市注入更具韧性与可持续的长期动能。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江心雨 校对:李博扬 监制:连振海
202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500亿件
巾帼共绘新时代
农融会见香港传媒高层内地参访团一行
运输署吁勿误信港车北上虚假信息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