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学界音乐教育迎来历史性突破!今年7月,代表中国香港比赛的圣士提反书院附属小学合唱团,在意大利举行的第十二届佛罗伦斯国际合唱及管弦乐节中,一举夺得四项大奖,包括该音乐节最高荣誉“全场总冠军-大卫金奖”(The Grand Prix - The Golden David),成为首支获此殊荣的香港合唱团,写下香港学界音乐教育新篇章。
这项成就不仅展现学生卓越的艺术才华,也印证本地音乐教育的国际水准。国际知名合唱组织CHORALLY亦特别于官方网页刊登并祝贺该校合唱团的出色表现,进一步肯定团员的努力与实力。

历史性成就:香港首夺大卫金奖
佛罗伦斯国际合唱与管弦乐节以卓越的音乐水平和文化交流而闻名,多年来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合唱团和乐团参加。
本次比赛于7月22日至25日举行,该校共73名四至六年级团员参与。合唱团勇夺四项大奖,充分展现了团队员们的天赋与努力 。获奖包括:
• 全场总冠军 - 大卫金奖 (The Grand Prix - The Golden David)
• 儿童合唱组金奖
• 最佳现代作品演绎大奖
• 最佳编舞
“大卫金奖”为音乐节最高荣誉,评审团需从所有参赛团体中选出得分最高、表现最出色的合唱团。该奖项评审标准极其严格,并非每年都会颁发此项殊荣。
过往曾参加过的本港队伍,包括香港童声合唱团和英华小学合唱团,内地亦有多队合唱团曾参加,但由香港合唱团获得“全场总冠军 - 大卫金奖”则是历史首次。
评审Graham Lea-Cox教授特别赞赏:“年轻孩童能以如此专业水准演唱当代作品实属罕见,期待你们合唱团演出更多中国当代曲目!”

校长感言:无比荣幸

香港圣士提反书院附属小学卢家其校长表示:“作为首支获得‘大卫金奖’的香港合唱团,我们感到无比荣幸。这项成就充分体现了我校全人教育的成果。”
卢校长特别感谢校董会及家长的支持:“超过150位家长远从香港亲赴意大利为孩子们加油,这份支持令人感动。许多团员坚持参与合唱训练长达六年,由于疫情影响,这竟是他们首次参与国际赛事,让学生格外珍惜这次机会。”

他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正如谚语所说‘举全村之力养育一个孩子’,这次获胜关键在于学生、教师与家长三方的紧密协作。家长们远赴意大利现场支持,教师专业指导,学生全力以赴,这种团队精神为学生提供了实现目标的动力。这不仅是一场音乐比赛的胜利,更是全人教育理念的完美实践。香港学生不仅学业表现出色,更是多才多艺。我们致力于发掘每个孩子的亮点,培养其自信与团队精神。学生透过海外比赛拓展国际视野,学习谦卑与自主,正是教育的深远意义。”
学生分享:六年生涯完美句点

六年级团员潘晓澄分享:“这是我们小学生涯最后一次为学校争光,所有努力终于获得回报,非常感动!”

四年级卢心愉则说:“宣布总冠军那一刻,我们开心到跳起来,一起欢呼庆祝!”
精心准备:四个月跨文化曲目训练

为迎接是次比赛,合唱团准备长达四个月,每周平均训练两次,更邀请国际合唱指挥专家到校指导,包括唐少伟教授、来自匈牙利的Durányik László先生和来自斯文洛文尼亚的Urša Lah 教授。
为符合音乐节要求,合唱团精心准备了三首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曲目:中国壮族民歌《水母鸡》、匈牙利民谣《Katalinka》以及意大利作品《Wah-bah-dah-bah-doo-bee!》。
指挥解析:跨文化音乐教育实践

指挥严珮诗老师指出,跨文化曲目教学需协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背景与情感,而不仅是歌词表面。例如在教唱 《Katalinka》时,补充历史脉络;演绎《水母鸡》则融入中国舞蹈,使表演更具生命力。她强调,合唱教育不仅传授音乐,更培养团队合作与友谊,帮助学生发展关键的生活技能。
这项国际殊荣为新学年展开鼓舞序幕,不仅为校争光,更展现香港年轻音乐人才的国际水平,为本地音乐教育树立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