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至 食之有道-紫荆网

秋燥至 食之有道

日期:2025-08-14 来源:广州日报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近日立秋开启,寓意秋天开始。但在南方地区尤其是广州,赫赫炎炎,烈烈晖晖的日子远未结束,俗话说“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这段时间,还有“一伏”的酷热天气,此时阳气渐收,阴气初生,地表余热未散,易成“外热内燥”体质。随时令而食,讲究以滋阴润肺、生津防燥为宜。

赶“秋燥”,饮食有讲究

随着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我国大部分地区渐渐吹北风,携带丝丝入秋的凉意;因早晚昼夜温差大,清晨雾气蒙蒙,水蒸气常凝成晶莹露珠,附于叶片;寒蝉于林间鸣叫,民间知是立秋到。广州地处岭南,天气仍较炎热,“秋燥”渐显。

百合、莲子

饮食方面,需以滋阴润燥、生津防暑为佳,食物应以柔润为主,譬如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品等,以益胃生津;可多食酸味果蔬,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樱桃、柚子、柠檬等;避免摄入过多辛辣刺激食品,如葱、姜、蒜、韭菜、辣椒等。

“贴秋膘”亦是重要一环,民间有着“贴秋膘,一年病不沾”的说法,食材选择平和温润的肉食,比如瘦猪肉、鸡肉、羊肉、牛肉、鱼肉等,也可适当增加一些鸡蛋、鸭蛋、鹌鹑蛋,补充蛋白,不过,可待凉意渐起时再“贴”。

滋阴润燥

立秋后,广东地区天气逐渐乾燥,容易出现鼻咽乾燥、口舌乾裂的情况。此时饮食需滋阴润燥,益胃生津,可选择无花果、百合、雪耳、梨、藕、木耳等食材入馔而食。

百合堪称“秋季润肺第一补”,取无花果、百合和瘦肉一同炖汤,瘦肉清香随着慢火沸水,渐渐融于百合清甜之中,汤泽清澈,飘一层淡淡油脂,入口滋味清甜,无花果、百合清香,肉质香甜软烂,一碗下肚额头冒微微薄汗,喉舌湿润,燥热祛除不少。百合银耳莲子羹亦可润肺止咳,滋补效果事半功倍,入口香甜,银耳顺滑、莲子软糯、百合清香,加少许枸杞点缀,不失为老少皆宜的小甜品。

若是忙碌起来,一碗简单的麦冬水便可滋润肺腑,麦冬配以少许西洋参,沸水冲泡,焖10分钟即可,外出通勤随身携带,简单省事。

健脾益胃

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立秋时节,脾胃运化功能下降、脾气虚弱,易致腹泻、加重身体负担,或因气候变化增生抑郁情绪,故饮食需健脾益胃,方能有益身心。地道老广已备好盅具食材,一碗温润滋补的汤水便可缓解脾胃虚弱之症。

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效。以茯苓、山药与排骨炖煮,汤泽丰腴,排骨肉汁清香与山药的清甜相交相融,山药一抿即化,汤汁鲜甜,一碗茯苓山药排骨汤,能健脾益胃、益肺止咳。茯苓吃法多样,制成茯苓芝麻饼,香脆可口,小孩喜欢;茯苓入粥,滋味因饮食各异,老少皆宜。

莲子是另一味健脾益胃的良方,可补脾益气。袁枚于《随园食单》详细记载了莲子的烹饪方法,“建莲红枣汤”便是经典,入口温润细腻,莲子软糯、红枣清甜,适宜在立秋时节滋补身心,若加入薏米煮成莲子红枣薏米粥,口感层次更为丰富,饱腹感更强,可作为主食食用,利湿健中,算得上广州“师奶”的拿手好粥品之一。

来源:广州日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江心雨 校对:李天源 监制:连振海
孙玉菡:高才通续签率54%符合预期 通过人才计划助力经济发展
7月访港旅客439万人次 陈国基:做好跨境口岸服务 提升旅客过关体验
谢展寰:有信心防止基孔肯雅热大规模爆发 预计输入个案将持续增加
普京特朗普会晤近三小时 双方暂未达成协议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