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阳光变得猛烈。紫外线不只会让肌肤晒黑,还是加速老化与引发肌肤问题的元凶之一。防晒不只是夏天的应急办法,而是抗老化与肌肤健康的长期战略。
适度接触阳光有助身体制造维生素D,但过度暴露在紫外线下却会适得其反,不仅会导致皮肤晒黑,还会产生活性氧,损伤破坏皮肤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引发炎症,增加患皮肤癌(包括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风险。
紫外线指数是量度紫外线对皮肤潜在伤害的指数。紫外线指数越高,对皮肤的伤害也越大。在香港,夏季紫外线指数在阳光充沛的日子通常超过10(甚高)。
紫外线可分为不同种类,当中紫外线B(UVB)是晒伤的主要元凶,紫外线A(UVA)则能深入皮肤深层,造成长期的伤害。
防晒不分男女
无论男女,都需要做好防晒措施,使用可阻挡UVA和UVB的防晒霜。
在选择防晒产品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SPF及PA指数。防晒指数SPF反映防晒用品可延长的防晒时间,例如若裸露肌肤10分钟会晒伤,SPF30将防晒时间延长到300分钟。
PA则是亚洲使用的评级系统,显示防晒霜对UVA的防护力,从PA+(基本防护)到PA++++(非常高的防护)等级不等。
日常生活中,建议选择至少SPF30与PA+++的防晒产品,尤其是担心皮肤老化或色素沉著的人士。若进行户外活动,则应选择SPF30或以上的广谱防晒产品,并确保防水。
若需长时间在户外,或在游泳、流汗或用毛巾擦拭后,记得涂抹足够厚度的防晒霜(大约2毫克/平方公分)。脸部的用量约为一个10元硬币大小,身体全涂约需1盎司,并每两小时补涂一次。
对于敏感肌肤,矿物防晒(如氧化锌和二氧化钛)是较温和的选择;若想要轻盈的质地,可以考虑化学防晒,但需在出发前15至20分钟涂抹。
另外,若需使用含避蚊胺的昆虫驱避剂预防蚊传疾病,应先涂上防晒霜,然后再涂上昆虫驱避剂。
采取防晒措施
除了涂抹防晒霜,我们还需采取其他防晒措施:
- 减低紫外线对身体所造成的伤害,最重要是尽量避免阳光直射皮肤或眼睛。
- 在紫外线指数水平偏高(6或以上)的日子,应避免长时间待在户外,并避开上午10时至下午4点的强烈阳光。
- 如因进行活动而需待在户外,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 留意最新的紫外线指数水平和预测。即使天阴,紫外线指数水平亦可能偏高
- 选择可遮荫的地方
- 戴上可阻隔紫外线的太阳眼镜
- 穿着长袖的宽松衣物
- 戴阔边帽或撑伞
有效的防晒是最简单却最被忽视的肌肤保养方式之一。不论晴天、阴天或雨天,紫外线都在不知不觉中对肌肤造成影响。从日常做好防晒开始,从今天起保护肌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