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汇智库提十二项特首施政报告建议 运用强积金助港青置业 -紫荆网

明汇智库提十二项特首施政报告建议 运用强积金助港青置业

日期:2025-08-13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明汇智库今日(2025年8月13日)举行《2025特首施政报告建议书》发布会,公布围绕青年居住及置业、创新创业、人工智能及创科教育三大议题所提出的十二项建议。全国青联委员,明汇智库副总监黎达成表示,研究发现超过八成的青年有置业意愿,但高楼价及缺乏首期资金令他们望楼却步,建议政府容许提取强积金作为首期购屋并提供以强积金为担保的“首置免息贷款”、“青年置业储蓄计划”等支援措施,减轻首置和供楼负担;另外亦建议一系列措施完善大湾区青年创业创业生态圈,和优化创科教育,提升青年数字教育素养。

黎达成表示,明汇智库对香港青年的居住及置业问题一直进行深入研究,今年更委托香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在2025年6月透过网上问卷,收集了逾千名15–31岁香港青年的意见,结果显示接近一半(约45%)的受访青年把置业视为人生优先目标,但是,他们是“高学历、低收入”,却要承受“高房价、难负担”的困境。大部分受访者月入不高(中位数约1.85万港元),近七成具专上教育背景但薪酬增长追不上楼价飙升;近六成仍与父母同住,只有约8%拥有自置居所,反映目前房价虽然有所调整,但依然高企令许多年轻人有意买楼却力不从心,对五年内成功上车有信心的仅约22%。超过半数人指出楼价过高是置业最大障碍,其次是供楼及首期负担沉重,租金昂贵等因素也有一定影响。尽管政府近年推行多项措施,但青年住房压力未见根本缓解。

因此,黎达成表示,明汇智库建议政府可推出针对青年的⼀次性或长期支援措施,减轻首置和供楼负担。尤其是允许青年提前提取部分强积金累算权益,用作购买首置自住房屋的首期资金。为青年提供更多置业资助。此项措施是参考新加坡公积金等模式﹐规定可规定提取额不得超过强积金结余的一定比例,仅限首次自置居所之用,并要求日后出售物业时将提取部分归还退休帐户。同时,设立以个人强积金为担保的“首置免息贷款”及提供首期资助津贴。虽然青年人的强积金结余金额可能不高,也可以帮助符合条件的青年﹐筹集购房首付款并降低按揭压力及供楼负担。

协助进行有关研究的香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兆麟补充,政府现行的缓解青年居住困难及资助青年置业计划行之有效,不过也有供不应求及轮候时间过长等问题,建议在资源分配机制上,更多地考虑青年的需求,例如,提高青年之中单身人士在资助房屋中的配额至至少20%,扩大“白表/绿表置居计划”,让中等收入的青年家庭亦有置业机会。考虑在资助房屋项目中引入延迟支付部分首期或提供免息贷款垫付首期的措施,尽量降低青年购买资助房屋的门槛。

另外,出席发布会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明汇智库荣誉顾问黄冰芬表示,建议政府需加强青年创新创业支援,例如善用港投公司基金增设2亿元的“青年创新创业投资基金”专项基金,举办完善在大湾区创业生态发展。在推动创科教育方面,香港目前很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政府应设立人工智能产业资讯平台,提升青年对人工智能认知及应用,培育青年数字素养;此外,应尽快推出《香港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人工智能在教育,金融、医疗、物流、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目标。因此,明汇智库期待行政长官在今年的施政报告对上述问题有所回应。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也会向内地有关方面反映,协助推动两地合作,进一步加大对港青在大湾区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

明汇智库成立于2016年,由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金利来集团主席曾智明发起成立,是一个密切联系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政府建言献策,在湾区内具影响力的行动型智库。

香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兆麟(左二),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明汇智库荣誉顾问黄冰芬(左三),全国青联委员,明汇智库副总监黎达成(右二)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刘可熠 校对:李天源 监制:连振海
孙玉菡:高才通续签率54%符合预期 通过人才计划助力经济发展
7月访港旅客439万人次 陈国基:做好跨境口岸服务 提升旅客过关体验
谢展寰:有信心防止基孔肯雅热大规模爆发 预计输入个案将持续增加
普京特朗普会晤近三小时 双方暂未达成协议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