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与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受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香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的邀请,港澳青年代表一行走进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开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参访活动。

芷江成为受降地,承载着深远的战略意义。抗战时期,湘西各族民众以血肉之躯两度扩修芷江机场,使其成为盟军远东第二大基地。20万中国军队与6000名美国飞虎队员在此驻守,400余架战机扼守西南咽喉,最终在1945年雪峰山会战中粉碎日军最后攻势。
步入受降典礼会场旧址,讲解员向代表们讲述着日本投降代表今井武夫在此签下降书的历史细节。当年,日军在此交出侵华兵力部署图,明确包括台北在内的全国16个受降区,标志中国抗战的完全胜利。
象征胜利的“V”字雕塑矗立于纪念馆序厅,内嵌日本降书图像。港区全国青联委员孙秀祖驻足良久:“课本里的文字化作眼前实物,才真切感受到3500万军民牺牲换来的和平何等沉重”。
纪念馆内的“黄龙玉雕降书”由抗战老兵后代于2023年捐赠,书页造型寓意历史永存。港区全国青联委员符迪感慨:“它不仅是艺术品,更是跨越代际的和平誓言”。

参访尾声,港澳青年代表在纪念坊前合影。澳门闽台总商会副会长蔡诗诗在留言簿写道:“从澳门到芷江,我触摸到民族精神的根系。这份共同记忆,必将凝聚起中华儿女共创未来的力量!”
港澳青年代表表示,芷江的抗战记忆已升华为人类共同珍视的和平符号,会带领更多港澳青年到访芷江,感受中华民族艰辛的历史和光荣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