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10日公布,决定将去年与人民银行展开的“跨境征信互通”业务试点常规化,将与内地相关部委共同优化“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推进平台在数据源、数据种类、试点范围、客户体验和介面等多方面的提升与扩容。
金管局表示,跨境征信合作至今已有多个南下和北上试点个案落地,协助超过10间企业及10位个人客户完成2.6亿港元的贷款审批,及超过200间企业完成了解你的客户(KYC)及开户程序。试点合作在大湾区内进行,并有3间发钞行在内的7间本地零售银行,以及3间本地征信机构参与。
金管局与人行去年公布“三联通、三便利”措施,透过“跨境征信互通”和“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两项试点计划,支持银行获得客户授权后,可以查阅客户在另一地的银行信贷、还款纪录等征信讯息;以及利用区块链技术和数据代码,为银行验证客户自主携带的跨境数据。
阮国恒:措施有助加快信贷资料审批流程
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表示,计划帮助银行扩大贷款对象,而本地银行对计划反应亦积极,认为措施有助更加充分掌握全面的信贷资料,加快信贷资料审批流程。除了资料南向,他指信贷资料北向传输的需求亦非常殷切。
阮国恒指,金管局会继续与内地的相关部委共同协作,优化两个计划,以便利香港银行向内地居民及企业审批贷款。他认为,跨境征信互通符合香港以及大湾区的发展的策略,也充分发挥了香港联通内地和国际市场的桥梁的作用,并有助完善监管,及提升金融安全稳定性和风险管理的系统。
渣打香港中小企业银行主管董美怡表示,以前比较难掌握内地公司在内地的资讯,而随著计划令银行可以取得相关纪录,能够提供的贷款或融资方案,可以同时涵盖本地和内地,丰富整个业务场景。她分享其中一个案例,一间在中港两地都有经营主体的跨境物流公司,申请3000万元融资,银行透过计划取得内地主体的资料后,成功批出公司所需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