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智明
9月3日天安门广场的盛大阅兵式圆满结束了﹐但我这些天还一直沉浸在纪念大会和阅兵的震撼场面之中,我国军民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及强大的组织能力﹐全面反映出国家所拥有的世界级综合实力﹐令人留下非常深刻及终身难忘的印象。
整个大会及阅兵仪式﹐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所有的环节﹐丝丝入扣﹐分秒不差﹗阅兵部队及广场上观众规模高达6万以上﹐他们士气高昂﹐精神抖擞﹐纪律严明﹐在统一的组织指挥下﹐快速聚集、精准定位、有序排布及圆满撤离。在这么宏大而复杂的活动之中,如何把极度复杂的资源调配与人流管理安排得井井有条,同时将对公众日常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如何保障电力供应、确保通讯畅通、维护现场安全﹐以确保万无一失﹔如何保障城市的如常运转,公共交通、物流配送、市民日常通勤如何疏导与协调等等﹐都是巨大的考验。还有﹐这次亮相的飞机﹑坦克﹑洲际导弹等重装备,动辄几十吨,这么多的飞机在空中列阵及大型车辆的进出现场、转弯调头、转移路线,都需经过极其精密的预先计算。因此﹐这次纪念大会及阅兵的成功举行﹐正是国家现代化及高水平的综合治理体系﹐又一次集中的展示﹐也是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奔向伟大复兴目标的信心保障﹗
从另一个角度看﹐阅兵式也是全面展示了中国覆盖41个大类的全产业链构成的强大工业能力。现在﹐上海的江南造船厂一个厂的产能﹐就相当于美国造船能力总和1.3倍﹐所以﹐我们的船厂能像“下饺子”那样﹐制造出一批又一批万吨级的大舰。还有﹐我国航空工业从发动机到航电设备的整体生产体现都全面成熟﹐歼20的生产线能像“造手机一样造战斗机”。这次阅兵展示的“智能化混动坦克”﹑“智能无人作战体系”等装备﹐也反映出中国在油电混合动力技术、智能座舱系统﹑人工智能等等前沿尖端科技﹐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所以﹐在阅兵方阵的钢铁洪流﹐也是一个制造大国向新的工业文明巅峰进军的铿锵步伐。
此次上京观礼﹐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国家已经站在了世界现代化建设的最前列﹐在14亿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明汇智库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