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掌握企业的营运状况,是投资者与政策制定者的关键决策资讯,但传统的财务报告和宏观经济数据,例如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只会定期公布,滞后的资讯难以及时反映企业实际营运状况。由岭南大学(岭大)金融学系副教授及香港商学研究所副所长赵小峰教授与华中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突破性的全新经济指标⸺使用热辐射数据实时监测企业的生产及运作,更能准确预测企业未来的销售增长盈利走势。有关研究项目获得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优配研究金资助约40万,研发成果近日在金融学国际顶级期刊《金融与定量分析杂志》(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发表。
研究团队受到「热力学定律」的启发,利用所有消耗能源的活动都会释放热量的特性,提出以热辐射作为经济活动的新指标。团队利用实时卫星影像,捕捉内地上市的制造企业及其子公司的热辐射数据,再结合地理信息数据库及地图平台定位,透过人工智能演算法分析数据,从而构建全新的「热辐射指标」。

该「热辐射指标」能反映企业及工厂的生产和运营过程中释放的热辐射变化,从而推断该公司未来的销售增长和盈利能力。团队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比对不同公司的「热辐射指标」和传统的经济数据,发现企业的热辐射数据与该公司的股票回报、盈利公告回报和分析师的预测成正比。两组数据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均出现了显著下降,随后在疫情得到控制并且经济活动逐步复苏后均出现了大幅回升。团队证实「热辐射指标」可为企业的未来经营决策提供更及时和有效的重要数据,有助决策者作出更精准的投资和营运判断。
岭大金融学系副教授及香港商学研究所副所长赵小峰教授表示,研究团队首创利用热辐射数据预测公司的未来表现,这个崭新指标能早于市场公开信息的发布,可实时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掌握资讯优势。

赵小峰教授表示:「不少经济指标未能反映企业的实际、即时营运状况,因为一些会计数据,例如收入等,本身滞后于生产活动。我们提出的热辐射指标能弥补这个不足,为投资者呈现企业营运的实时走势,并协助预测基本表现。同时,它亦能帮助快速识别潜在风险,例如厂房停产或生产放缓,让决策者及早作出应对。」
赵教授指出,是次崭新研究应用了卫星遥感数据分析微观经济表现,这些信息都是从公开平台直接取得,成本极低,可以广泛应用于全球经济分析和涵盖不同企业,有望成为重要的经济新指标,为企业和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提供更精准的资讯,快速识别潜在的生产经营问题。团队目前正为「热辐射指标」在香港及内地申请专利。
赵教授补充,本次研究的重点放在金融应用上,同时亦有助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SDG 9:促进包容性,可持续的工业化」理念。新指标提供崭新的数据化工具,即时监察营运,有助提升效率及更妥善地运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工业发展,并让持份者能应用全新方法评估及改善工业表现,推动建立更具创新性及抗逆力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