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文泰:香港不容恐怖主义 侥幸释放必得追究-紫荆网

毕文泰:香港不容恐怖主义 侥幸释放必得追究

日期:2025-09-08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文|毕文泰

近日,高院审理香港第二宗《反恐条例》案件,8名被告涉2020年初制造或策划爆炸事件,经陪审团裁决,部分被告罪脱,另有3人就交替控罪成立。经陪审团作出的裁决不可上诉,警方回应裁决指,将当中所涉的法律议题与律政司商讨。国家安全处警司张伯杰表示,未来将积极引用港区国安法及“23条”(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作执法及检控。此案彰显香港司法公正独立,同时亦警示全港市民,恐怖主义行径对社会安宁及市民生命安全的危害极大,香港绝不容许此等侥幸脱罪者重蹈覆辙。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恐怖主义乃社会之大敌,倾向于私欲的暴行,必将引致混乱;惟依法严惩,方能确保大治。回顾此案,被告涉嫌串谋犯对订明标的之爆炸,乃至制造含铁钉等大杀伤力土制炸弹,若非警方国安处及时介入,果断执法,后果不堪设想。想像一下,这些爆炸装置若在公共场所引爆,将导致诸多无辜市民伤亡惨重,破坏香港的繁荣稳定,动摇“一国两制”的根基。警方强调,涉案人士的技术规模短时间内演进迅速,显示其蓄意危害国家安全与公众利益。此等行径,已非简单犯罪,而是对法治的公然挑战,对市民安全的严重威胁。

今次部分被告获释,纯属侥幸,绝非其行为无辜。陪审团的裁决基于证据及法律原则,体现香港司法体系的严谨与公正,但这不等于对被告施加同情。事实上,表面证供成立阶段已显示举证充足,所有证供均在合法框架下获取。那些被裁定罪名不成立者,应视为法治给予的机会,而非纵容其继续危害社会。香港作为法治之都,任何人触犯法律,必将承担后果。警方表示,将与律政司商讨法律议题,并未来积极引用港区国安法及“23条”作执法检控,此举大势所趋、法之所向,旨在从根源堵塞漏洞,防范恐怖主义死灰复燃。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香港经历过去风浪,在中央支持下,已重回正轨,经济复苏、民生改善。惟面对恐怖主义的潜在威胁,爱国爱港人士须更积极有为,善于团结各方力量,善于履职尽责,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市民切勿对被告抱持同情之心,此等行为若得逞,将直接危害每一位以香港为家的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释放者若不思悔改,重蹈覆辙,必将面临更严厉的司法制裁。

踔厉奋发,踵事增华。相信在国安法的护航下,在警方与司法机关的坚守下,香港定能拨开云雾,迎来更稳定的明日。恐怖主义无立足之地,香港市民的安居乐业,方是最大保障。

(作者为香港湖北社团总会副会长及法律顾问)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李天源 校对:郭孟琦 监制:姚润泽
李家超:与“一带一路”国家签署9份备忘录及协议
李家超晤柬埔寨副首相孙占托
重磅医学专家云集香港国际中医药大会
百家知名药企及高校参展香港国际中医药博览会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