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区政府金管局于去年5月发表《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简称:目录)后,7日再引入制造业和资讯及通讯科技业,作为目录的新增产业,并将涉及的经济活动,由12项增至25项,为此新增“适应气候变化”类别,金管局将进行为期1个月的咨询。为进一步完善目录,金管局拟再加入钢铁及水泥等重工业和天然气发电等活动。
这是继去年5月发表第一阶段目录后,金管局将之推进至第2A阶段。副总裁阮国恒于《汇思》专栏解释,增强对极端天气的抵御能力,已成为一个既迫切且不可忽视的议题。他引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估算,全球每年在气候适应方面的资金缺口高达1870亿至3590亿美元,这为推进气候适应行动带来巨大挑战。
因此,为了促进资金流向相关适应项目,阮国恒表示,金管局目录新增“适应气候变化”类别,旨在帮助有效管理实体风险,并发挥示范效应,提升社会对气候适应的关注,为金融界逐步增加该领域的投资奠下基础。
为绿色项目引入“转型定义”
他提到,目录第2A阶段分类将聚焦香港及邻近地区的气候风险,率先针对水灾风险与水资源压力,并引入相关的适应措施,例如安装水资源监测设备;又指未来将根据实践经验、气候风险的变化及市场需求,考虑逐步扩展至其他气候风险领域。
目录第2A阶段除了引入新的行业,以及增加涵盖的经济活动数目,为回应市场对转型投资的需求,金管局为绿色项目引入“转型定义”,并新增“适应气候变化”类别。阮国恒解释,所谓转型活动,是指现时未符合绿色定义,但能够在短期内显著减少碳排放,或有潜力转型至低碳排放的经济活动,相信作出如此界定,有助促进资金投放于该等项目之上,有利加快减排步伐。
已为项目设立日落条款
金管局助理总裁(银行政策)陈羿表示,已为绿色项目设立日落条款、即只可用于现有项目改装,不可用于新的项目建造,借以避免“碳锁定”。
目录第2A阶段分类新增的经济活动当中,兴建数据中心为其中之一。陈羿称,全新兴建的数据中心不能使用“转型定义”,只能采用传统的绿色标准;相反升级改建的数据中心才可使用“转型定义”。
另外,对于日后发售的零售债券,会否跟随目录的扩充,而引入更多公共基建类别作为集资对象,金管局助理总裁(外事)许怀志指,正研究引入医院及社会福利设施,作为零售债券的集资所得对象,但强调日后的集资所得,不会包括用于综援及生果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