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北:弘扬香港工会伟大抗战精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紫荆网

吴秋北:弘扬香港工会伟大抗战精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日期:2025-08-30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 吴秋北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香港工会在抗战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展现出的伟大抗战精神,至今仍熠熠生辉,激励著我们在新时代奋勇前行。
 
抗日战争时期,香港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与地理位置,成为中国对外联系及获取国际援助(如白求恩经香港到延安支援抗日)的关键通道,同时也吸引众多内地文化人士和进步力量汇聚。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引领下,香港工会挺身而出,投身保家卫国的洪流。

498cacf2-c84f-4ab9-9f81-1e5cb1c6df1f
14fe89a4-1050-48db-a2a5-a6e271faaa59


 
在组织动员与罢工斗争方面,香港海员工会、摩托车业职工总会等工会组织发挥了先锋作用。他们积极发起抗日救亡运动,组织募捐活动,为抗战前线筹集物资与资金。其中,香港海员工会率先发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坚决不为日本运载货物,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侵略者的抵制。1938年底,摩托车业职工总会的陈文汉、杨绩和工人师傅们不辞辛劳,走遍港岛、九龙和新界,筹集港币四千余元,购置救护车及药品,由30余名港九新界司机护送经越南至广西桂林前线,捐献给八路军;1939年,第二批约40名司机护送华侨捐赠的汽车抵达重庆,直接支援八路军作战 ,有力支援了抗战。

抗战时期香港工会发起的募捐行动规模之大,金额之巨无法估量,如包括上述摩托工会、海员工会、洋务工会、银行工会、机器工会、印刷工会等。他们发起了多次大规模的“献金运动”如 “捐一日薪”运动。许多工会号召会员每月捐出一天甚至数天的工资,这是最持续稳定的捐款来源之一。还有义卖、义演,工人们制作手工艺品义卖,组织话剧、音乐会等文艺表演筹款。更有针对特定事件发起特别募捐,如为“八一三”淞沪会战募捐、为购置“救国飞机”募捐、为慰劳前线将士募捐等。其中感人的例子有,1938年香港百货公司的员工一次就捐出了港币1.5万元;1939年,香港工会和各界支援抗战的“八万件寒衣运动”且超额完成;而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在1939-1940年间,经香港送往内地的捐款就高达港币25万元(这其中包括了工会、华侨和各界人士的捐赠)。在艰难的抗战期间,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援助,更是香港工人阶级和市民磅礴爱国情怀和高度政治觉悟的体现,是香港抗战史中极其光辉的一页。

d599afb9-3c56-4a49-8813-7d601c9daaa8
da533014-ee2a-43ce-9dd1-e0164dd79997
ef084a4d-5225-4b06-a3da-9532b5842fc0



敌后斗争与直接参战中,香港工会同样表现英勇。以曾生为首的香港海员工会成员,以及各业工人,如潘江伟等香港大东书局印刷厂工人等,踊跃回乡参加东江抗日纵队和珠江抗日纵队,他们还建立地下水运交通线,冲破敌人封锁,为抗日武装输送紧缺物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抗日游击活动更是可歌可泣,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最多时超过6000人,他们在香港沦陷的3年8个月里,与日军展开了艰苦卓绝,伤亡惨重的斗争,共计毙伤日军100余名,毙伤汉奸、伪警及敌方间谍等70余名,俘虏、受降日伪军600余名;击沉日军船只4艘,炸毁日军飞机1架;缴获长短枪支550余支,机枪60余挺,炮6门,车船40余辆及大批弹药 。他们还营救了何香凝、柳亚子、茅盾、邹韬奋等800多名爱国人士和知名人士,以及大量国际友人,为抗战胜利和保护文化精英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各种战斗中,东江纵队伤亡的不在少数,可知的烈士就有115人,其中不少是工人,如香港电灯公司工人杨康,洋务工会成员黄苏,太古船厂工人、工会成员黄仔等。他们的牺牲,是香港工人阶级英勇抗日、保家卫国历史的重要一页。
 
在物资转运与后勤保障上,香港工会利用香港转口港的地位,将国际援华物资中转至内地,为抗战前线提供坚实的后勤支持。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积极募集资金和物资,香港海员工会全力配合,保障物资及时输送。
 
香港工会还联合文化界人士开展文化宣传与统战工作,通过出版《华商报》《大众生活》等刊物;大东书局印刷厂工人则秘密印刷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等著作,团体所需的书籍文件,抗日宣传品,包括传单、报纸、小册子等,内容涉及抗战新闻、爱国口号和抗日号召。这些材料通过地下渠道分发至香港和内地,鼓舞民众抗战士气,宣传抗战思想,激发民众爱国热情,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为抗战胜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与舆论基础。
 
伟大的抗战精神引领著香港工会的发展,也在香港工运事业中延续。工联会无论从回归前与殖民统治作斗争,到支持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到支持香港回归祖国,到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有效施政,以至为内地救灾抢险账济筹款等都体现了工人群众的爱国精神。工联会也一直推动政府善用抗战历史资源,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如今政府与各界联手,通过博物馆展览、纪念仪式、民间推广等多种方式铭记和传承这段历史,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得以延续。
 
作为香港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劳工团体,工联会继续以爱国精神和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爱国工运事业中奋勇前行,积极践行新工运理念,为香港由治及兴贡献力量。工联会坚定维护“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积极发挥爱国爱港主力军作用,每年举办数以千计爱国主义教育及学习活动,数以万计人次参与,加强对市民的爱国主义教育,促进人心回归。在完善“爱国者治港”原则的新选举制度下,工联会不断发展壮大参政议政队伍,现有1位行政会议成员、7位立法会议员、43位区议员,以及1位劳顾会雇员代表,将劳工基层声音带到特区政府的治理体系中,增强话语权,推动政府落实更多利民政策 。

在维护劳工权益方面,工联会七十多来来坚守初心,切实维护工友权益不遗余力成绩有目共睹。近年面对“黑暴”、疫情双重打击,以及社会深层次矛盾,工联会积极配合特区政府防疫抗疫,设立口罩工场生产口罩、为内地港人代寄药物、为失业人士发放紧急失业慰问金。在劳工政策上,成功争取多项权益,包括政府成立“临时失业支援计划”、多轮防疫抗疫基金、抗疫津贴一视同仁和“隔离令”视为病假、取消强积金“对冲”安排、修订《职安健条例》提高罚则、优化破欠基金、分阶段落实“两假合一”,促成政府最低工资实行“一年一检”、引入“可加不减”调整机制,以及推动劳顾会就连续性雇佣合约规定改为“468”等,切实改善顾员工友待遇 。
 
在促进就业与职业培训上,工联会从“机会”“保障”“兜底”三大方面完善劳工政策,积极推动政府制定长远职业教育及就业优先政策,关注就业市场变化,针对新就业形态发展,努力发掘和释放更多劳动力,促进高质量的充分就业。同时,把握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机遇,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湾区职业资格互认,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首届职业技能大赛等,为劳工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
 
在社会服务方面,工联会不断拓展福利服务,开办持续进修及再培训课程、网上进修课程、涵盖多个行业的资历认证等,提升劳工技能与素质;工联会湾区社成功获政府委聘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提供支援;工人医疗所成立两个慈善基金,资助财政困难人士诊症、治疗及骨科手术等,为市民提供贴心优质的福利服务 。
 
展望未来,我们要铭记香港工会在抗战中的历史功绩,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香港工联会将继续秉持爱国爱港的优良传统,以「共建共荣 共享共赢」新工运理念团结广大劳工和社会各界,在新时代积极作为,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以此告慰抗战先烈。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本文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工会联合会会长,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刘雨晨 校对:周默 监制:姚润泽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评为全球第一
习近平主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九三阅兵 具体安排来了
暑假1274万人次港人北上,料花费110亿元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