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荆杂志(记者彭彦)9月1日东莞报道:共迎十五运精彩在东莞。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残特奥会”)迎来倒计时100天的重要节点。作为本届赛事的重要承办城市,东莞以“奋进100天湾区共逐梦”为主题,通过专业赛事保障、人文关怀服务及科技赋能,全力打造一场彰显城市温度与创新力的体育盛会。
三项赛事落地,诠释“运动之城”担当

东莞赛区将承办三人制聋人篮球(大众)、举重及聋人女子篮球三项赛事,其中三人制聋人篮球已于7月圆满落幕,举重与聋人女子篮球将于11月至12月激情开赛。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陈伟贤在发布会上强调,东莞将以“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为赛事提供精准化、人性化保障。

在硬件设施上,东莞针对不同项目需求量身定制,聋人篮球赛场配备无障碍更衣室、闪光门铃等设施;举重场馆加宽通道、设置轮椅适用台面,确保运动员便捷参赛。服务层面,24小时“院馆对接”医疗保障通道、专业手语翻译团队全程护航,让运动员感受到“东莞温度”。
此外,东莞还依托城市体育底蕴,做好赛事保障。通过精心设计赛事的每一个环节,延续“篮球城市”对篮球的热爱、“举重之乡”对举重的执着,让所有运动员都能安心比赛,赛出最好水平。
科技赋能赛事智造之城传递温暖

东莞以“黑科技”为赛事注入创新基因。在三人制聋人篮球赛中,机器人送球、开球成为亮点,无声传递平等参与理念。赛事同期展示的“vivo听说”“vivo手语翻译官”等本土研发产品,以及智能康复设备“希望之手”,彰显东莞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成果。
“这些技术不仅是赛事工具,更是助残事业的坚实后盾。”东莞正以赛事为窗口,向全国展现大湾区城市的创新力与社会责任感。
“这些‘黑科技’不光服务赛事,更能看出东莞制造业的转型——从做产品到搞创新,让‘东莞制造’成为助残事业的坚实后盾,这正是咱们城市创新力与责任感的体现。”陈伟贤表示,作为大湾区的重要城市,东莞有责任、有能力、有信心办好每一项赛事,也欢迎大家前来观赛,这座城市将以赛为媒,让更多人认识和热爱新时代的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