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顾敏康
今年八月二十一日上午,首个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设立,其意义非凡。
既然是“首个”,说明了这是一种开拓,是港澳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走向深入的一个重要举措。2019年前,港府推动国民教育步履艰难,更别说爱国主义教育了。那时候,反中乱港分子动不动就将国民教育抹黑为“洗脑”,用游行抗议进行阻扰。多亏2020年6月《港区国安法》颁布实行,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帮助香港市民逐步树立国家观念,令他们对“一国两制”政策有了越来越准确的认识。就此而言,《港区国安法》不仅“一法定香江”,也为香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去年四月八日,为了更好地协调香港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以便从不同层面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港府宣布在“宪法和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下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一年多来,在小组的努力下,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果。
此次港府在统筹与发展香港本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同时,与澳门政府联手在北京设立首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港澳师生提供了在内地深入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令他们能够实地感受、学习、了解国情,培养他们对国家和国民身份的认同,激发爱国情怀提供扎实基础。笔者认为,首个基地的设立是一个重要开端。内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丰富,未来港府一定会联手澳门政府在内地其他城市增设更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港澳师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感受、学习与了解机会。
首个教育基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设立,而且选址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也别具意义。港澳过去对于中国近代史这方面的教育非常薄弱,市民对抗战时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知之甚少。因此,将基地设置在抗战纪念馆,可以让港澳师生在这里了解到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中华儿女14年抗战的英勇历程;了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历程和深刻意义,并通过实地体验增强对国家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信心与决心。
笔者认为,港澳主动对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努力,值得赞赏。因为,这有助于进一步夯实“一国两制”的社会政治基础,确保“一国两制”的长期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具备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的港澳新一代,对于港澳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整体利益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作者系香港教育大学教授、香港海外学人联合会副会长,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