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海鸣:回望阅兵十年路 强军征程续华章-紫荆网

屠海鸣:回望阅兵十年路 强军征程续华章

日期:2025-09-04 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 屠海鸣

3日上午,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习主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笔者曾3次受邀出席北京重大阅兵活动,印象特别深的是2015年9月3日,笔者作为香港各界人士代表,受邀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今年再次受邀出席阅兵仪式。

阅兵,作为国家盛典,是观察一个国家国力军力的重要“窗口”。与十年前相比,中国军队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回望阅兵十年路,强军征程续华章。

铭记历史与开创未来

与2015年阅兵一样,此次阅兵突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笔者还留意到,此次阅兵又有新内涵。

其一,在“铭记历史”的同时,更加注重“开创未来”。十年前阅兵首次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无论从习主席的讲话,还是从受阅方队的构成,“铭记历史”的内容占比都非常大。这一次,更加注重“开创未来”,一系列现代化武器装备亮相,特别是海、陆、空三个无人作战群的亮相,令人看到中国军队在“无人作战”领域已走在了世界前列,将主导未来战争的定义权。

其二,人民军队的职责使命更加清晰和具体。十年前,习主席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阐述军队职责使命时指出:“忠实履行保卫祖国安全和人民和平生活的神圣职责,忠实执行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3日,习主席指出:“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里有个关键词:“统一”,指向更加明确。

其三,彰显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心。这次阅兵,蓝色贝雷帽出现在受阅方阵当中,“维和方队”的出现,释放出强烈信号,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是国际维和的关键力量。事实上,中国自1990年首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遣5名军事观察员至今,先后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第一大维和行动出兵国。这表明,中国军队不仅要“守家护院”,还要维护“地球村”的和平。

“钢铁洪流”与“科技矩阵”

人们喜欢用“钢铁洪流”来形容阅兵现场;但这一次,笔者感受到,眼前滚滚而过的,不仅有“钢铁洪流”,更有“科技矩阵”和“全新的作战体系”。可以看出,十年来,中国军队已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一些领域拥有“降维打击”的精锐能力。

从武器装备看,十年前的阅兵,以机械化装备为主,智能化、无人化装备尚未成规模;这次阅兵中新型装备的亮相比例大幅增加,从单一武器展示到“智能无人+高超声速+体系作战”的代际跨越。十年间,武器装备实现了从“国产化突破”到“智能化引领”的历史跨越。

从武装力量结构看,四大兵种首次集中亮相,标志著“4 军种+ 4 兵种”的新型力量结构已经形成。“4军种”是: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4支兵种是: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十年间,中国完成了武装力量的战略重塑。

从阅兵编组看,十年前的阅兵,按陆军、海军、空军等传统方阵划分,“联合作战元素”较少。这次阅兵按“多域联合打击群”编组,形成了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等多个作战单元,以现代战争的需要来进行编队。十年间,现代战争理念化为深层实践。

观礼阵容与广泛影响

在2015年的阅兵仪式上,习主席的右边,站著俄罗斯总统普京;习主席的左边,站著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有意思的是,3日的阅兵仪式上,普京还是站在那个位置,而站在习主席左边的是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

中、俄、朝三国领导人“同框”,折射出东北亚地缘政治的深刻变化。普京已是第23次访华,对华“一往情深”;金正恩以往都是出席“一对一”的单边外交活动,这是首次出席多边外交活动,是“零的突破”。在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地缘博弈暗流涌动的当下,中、俄、朝走得更近,实则是受到国际上不友好势力的“挤压”,唯有“背靠背”“手拉手”,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外国领导人是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由于国内最近发生骚乱,曾传出他可能会取消访华行程,但他还是于3日凌晨抵达北京,如期出席了阅兵式。再回想起普拉博沃曾作为当选总统,还没有正式就任的时候就曾高调访华,可以看出印尼非常看重与中国的关系,也迫切需要扩大对华合作。

事实上,不仅印尼如此,在整个东南亚,除了菲律宾与中国闹别扭,其他国家都抢著搭乘“中国发展快车”。此外,中亚五国元首在此次阅兵式上全部亮相,表明“中亚板块”意识到“欧洲太远”、“俄罗斯很忙”,而“中国很亲”。

另外,观察“26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阵容,绝大多数来自“全球南方”国家。“全球南方”囊括了发展中国家。这说明,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全球南方”国家的高度认可。美国和欧洲主要大国“集体缺席”此次阅兵式,这本在预料之中。因为,他们有一套关于二战叙事方式,只看重自己在二战中的作为,而忽视前苏联和中国的贡献,特别是战后开启的“冷战模式”,至今仍让他们摆脱不了“冷战思维”的框框。

2015年阅兵仪式,有49个国家的代表出席;这次有超过80个国家的代表出席,涵盖五大洲。同时,包括联合国、上合组织、非盟等国际组织负责人首次集体出席。可以说,观礼阵容更庞大,影响更广泛。这次,出席阅兵式的港澳台人士同样阵容庞大。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率领率360人代表团赴京出席;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率领逾140人的代表团赴京出席;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等来自台湾地区的人士,打破台当局的“封锁计划”出席阅兵式。

李家超行政长官3日中午还迅雷速发表日志表示,现场观看阅兵式后倍感振奋。他说:“香港正迈向‘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以史为鉴,以坚定意志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阅兵,向来有“止戈为武”的含义。2025年的抗战胜利日阅兵告诉世界:中国的“戈”,可以守疆护土,可以统一祖国,可以防战止战。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

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安涛 校对:刘雨桐 监制:张晶晶
李家超视察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补选投票站
联大高票通过联合国-上合组织合作决议
直接退港币+秒入香港账户!港人北上消费迎离境退税2.0版
香港特区政府在多个郊野公园设立中共抗战遗址纪念牌匾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