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肺癌 守护健康

关注肺癌 守护健康

日期:2025-10-24 来源:紫荆号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Picture1

肺癌(包括气管、支气管及肺部的癌症)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2022年,全球估计有超过240万宗新增肺癌病例,及逾180万宗与肺癌相关的死亡个案。

香港肺癌数据

  • 2021年,香港癌症统计中心录得5978宗新增肺癌个案,较2011年的4401宗增加35.8%。这部分原因是人口增长及人口老化导致。
  • 经人口结构的变化进行调整后,男性肺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于过去十年呈下降趋势,然而女性肺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同期却呈上升趋势。
  • 在2021年所有新增肺癌患者中,有三分之二(66.0%)的确诊年龄中位数为65岁或以上。
  • 逾半数(56.9%)于确诊时已属晚期肺癌。

肺癌死亡率

  • 2022年,香港共有3782人死于肺癌,占所有癌症死亡个案的25.7%。
  • 经人口结构的变化进行调整后,男性及女性的肺癌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于过去十年均呈下降趋势。

肺癌存活率

  • 本地数据显示肺癌的五年存活率估算为21.8%,仍属偏低水平。
  • 根据确诊时的癌症期数,五年相对存活率差异明显:
    - 第一期:约72.4%
    - 第二期:约45.4%
    - 第三期:约24.6%
    - 第四期:约7.8%
  • 肺癌患者存活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肺癌的临床分期和类型,以及患者的年龄和接受诊断时的吸烟状况等。
  • 在大多数国家,肺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估计约为10%至20%。

认清肺癌风险因素

Picture2

吸食烟草产品:传统烟、雪茄或烟斗等所有烟草制品是肺癌的主因,全球各地有80%至85%的肺癌病例由吸烟所致。烟草烟雾内含7000多种化学混合物,当中至少有69种已知会致癌,故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它列为第一类致癌物质,吸烟没有所谓安全水平,即使偶尔吸食也会增加患癌风险。与不吸烟人士相比,吸烟人士患上肺癌的风险高22倍。愈早开始吸烟、吸烟愈多,患上肺癌的风险就越大。

  • 二手烟:吸入配偶或家人呼出的二手烟、在工作地方或公共场所吸入二手烟也会导致肺癌。对从不吸烟的人士来说,接触二手烟会令患上肺癌的风险增加25%。接触二手烟越频密、时间越长,患上肺癌的风险就会愈大。
  • 其他风险因素:
    o    在工作期间接触某些致癌物质(如石棉、镍、氡气和结晶二氧化矽等)
    o    吸入户外和室内空气污染(如在通风不良的居所烹饪期间所产生的油烟)
    o    曾患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
    o    年龄增长
    o    有肺癌家族史(尤其是直系亲属曾患肺癌) 

预防肺癌

不吸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方法。流行病学研究指出,曾重度吸烟的人士戒烟五年后,患上肺癌的风险较仍吸烟的人士低39.1%,但即使已戒烟25年,患上肺癌的风险仍较从不吸烟人士高3倍。因此,非吸烟人士切勿开始吸烟,而吸烟人士应立即戒烟。

除了不吸烟之外,实践健康的生活模式,也可降低患上肺癌的风险。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多进食水果和蔬菜可降低患上肺癌风险8%至18%,而多进行休闲体能活动可令患上肺癌的风险降低26%。

此外,遵从职业安全及健康规则(如使用保护设备)以避免或减少在工作场所中接触已知致癌物质,亦可降低患上肺癌的机会。

Picture3

及早发现肺癌

早期肺癌的症状不容易察觉,常见症状包括:

  • 持续咳嗽
  • 咳血
  • 呼吸困难
  • 胸口疼痛
  • 声音嘶哑
  • 原因不明的疲倦和体重下降。

如出现任何可疑症状,患者应尽快求医。

防癌策略

政府于2019年推出了《香港癌症策略》,就香港癌症防控工作制订全面计划。由于吸烟是肺癌的罪魁祸首,政府一直多管齐下,透过立法、执法、宣传、教育、戒烟服务和税收等方面加强控烟。虽然本港15岁或以上每日吸烟人士的比例已由2002年的14.4%大幅下降至2023年的9.1%,令香港成为世界上其一吸烟人士比例最低的地区,但政府会继续推动控烟工作,以进一步降低吸烟率。卫生署会继续与各界合作,推广无烟文化,鼓励市民奉行健康生活模式。

DH_Social media banner_as of 26.9

来源:紫荆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香港特区代表团赴雄安新区考察
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在京召开 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夏宝龙会见香港特区考察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代表团有关官员
今日 第一个台湾光复纪念日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