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海鸣:立会选举守公平 同频共振护竞争 -紫荆网

屠海鸣:立会选举守公平 同频共振护竞争

日期:2025-10-23 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 屠海鸣

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提名期从明天就开始了!连日来,香港社会开始关注各路参选者的动态。

目前,最让市民较多议论的就是那些排队“弃选”的现届议员。在笔者撰写本文时,累计已有22名现任议员确认不寻求连任,多名年逾七十的资深议员“弃选”,亦有“新丁”表示不竞逐。选委界议员江玉欢昨日中午会见传媒时表示,选择不寻求连任。预计还有多位议员会退下火线。

上周五(17日),国务院港澳办公众号发表署名“港澳平”的重要文章:《选好立法会再上新台阶》。文章指出:“更需要强调的是,在新选举制度下,选举回归选贤举能的本质,尤为突出公平竞争、良性竞争。任何参选人如经法定程序确认为合资格候选人,都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不存在什么‘祝福名单’,也没有谁享有什么‘特殊待遇’。他们一定会全情投入,比政纲、比能力、比形象,努力争取选民支持。”

在这里,“港澳平”文章突出了今次立法会选举“公平竞争、良性竞争”这8个字,让选举更加彰显高质量民主的健康,彰显参选竞选活动的热烈活泼,彰显社会团结一致为香港美好前景和市民福祉群策群力的积极务实向上。

大幕即将开启,“守公平、护竞争”,成为了本港社会关注的焦点,很可能成为此次选举的一项顶级流量。

兴利除弊 环境趋好

“港澳平”的文章,通常都是波澜起伏、掷地有声。在上周五的文章中,特意强调新一届立法会选举进一步展现新选举制度具有的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公平竞争性,让民主在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廉洁、有序的选举中得到更好保障和体现。

今次立法会选举是新选制下的第二届选举,无论从制度规范,还是从运行情况来看,都已“水到渠成”,中央完全没有任何不放心之处。应该说,这是香港回归以来选举环境最好的时候。不妨与前两届选举做个比较:

2017年第六届立法会选举举行时,香港笼罩在“泛政治化”气氛之下,原有的选举制度在落实“爱国者治港”上存在漏洞,令“港独”分子有可乘之机。要说“不放心”,那时中央的确不放心香港的立法会选举。后来的事实证明,确实有“港独”分子竟然当选,梁、游等人在宣誓就职仪式上的“港独”言行激起了海内外华人的怒火,最终被踢出立法会,但仍有部分“港独”分子成功潜入,在2019年的“修例风波”中兴风作浪、反中乱港。

2021年举行的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是新选制下的第一次立法会选举。新选制在议员席位、资格审查、提名要求、选举方式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由于是“第一次”,为防止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候选人都非常谨慎和小心。从选举情况来看,“爱国者治港”落到了实处;从运作情况来看,立法会效能大大提升;从行政与立法的关系看,是回归以来最好的时期;从议员履职情况看,“揽炒”“对抗”一去不返,理性监督成为常态。

第七届立法会选举结果达到预期,四年的运作健康良性,特区实现良政善治、议会实现高效高质量议政,总的来说,可以用上“欣慰”两字来概括。再看今日香港的社会环境,“乱”的因素已经清除,“治”的根基更加牢固,“兴”的动能日益充沛,选举环境为回归以来最好。中央对香港立法会选举的“公平竞争、良性竞争”成竹在胸、坚定不移,让参选者自由角逐、优胜劣汰,也让众多跃跃欲试者试试“牛刀”、露露“头角”。

打破陈规 精心组织

不久前澳门特区的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深得中央肯定。澳门在“全民动员”的选举氛围下,选举的投票人数创造了历史新高,投票人数达到175,272,在澳门回归后历届立法会选举投票人数最多的一次,投票率为53.35%,比第七届立法会选举高出近11个百分点。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于10月16日在“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创未来”研讨会致辞中表示:“特区政府会与选举管理委员会紧密合作,为十二月七日的投票日做好准备,确保选举公平、公正、诚实、安全有序地进行。所有选民都应履行公民责任,为自己投票、为我们的共同家园投票,选出心仪的爱国者进入立法会,以履行立法会议员的重要职责,联同政府,为香港和市民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同创美好未来。”

为确保选举公平公正,香港特区政府优化选举的各项流程安排,服务也开始细致、到位和贴心。比如,选举事务处将提供“合并投票安排”,让选民可在同一投票站投下所有选票;将设立邻近边境投票站,便利往返内地的选民投票;将设立特别队伍,让有需要人士(即年满70岁或以上人士、孕妇及因身体状况而难以长时间站立排队的人士)优先领取选票,并在投票站内设立座位区。

选举事务处还将推出许多创新措施。比如,将在功能界别选举中引入电子点票系统辅助点票;将优化“选民资料网上查阅系统”功能,方便选民登入系统实时查阅投票站及地图、候选人简介等资料,保证选举过程的透明、高效和公正。

香港特区政府在新选制下成功组织过第七届立法会选举,已经积累了足够经验,澳门的办法和经历也可参考,相信第八届立法会的选举将组织得更好,为参选人公平竞争、良性竞争提供保障。

战幔掀起 重在“三比”

辞官归故里也好,星夜赶科场也罢,随著一批议员宣布“让位”,相信会有一批新人摩拳擦掌;同时,大部分现任议员仍会寻求连任。

无论是“新丁”,还是“老马”,都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此次选举既不同于旧选制下的第六届立法会选举,也不同于新选制下的第七届立法会选举,而要成为回归以来最高水平的立法会选举,尤为突出公平竞争、良性竞争。有“老本”的,不要寄希望于简单的“识途”,是“茅庐”的,也不要试图以哗众取宠的言论“博眼球”。棋逢敌手、将遇良才,如何“良性竞争”,重在以下“三比”:

比政纲。政纲优劣高低,不在于离奇,而在于瞄准实际、切实可行。过往历届立法会议员当中,不乏夸夸其谈者,但提出的建议不接地气、无法实施,早被选民看透。现在,香港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不少,比如,北都区建设遇到“规则规制障碍”,如何“拆墙破局”?美对华挥舞“关税大棒”,香港贸易受损,如何止损增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推进,香港如何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等。参选人比政纲,应在这些重大领域提出高质量的对策。

比能力。能力,不能理解为仅仅是“口才”,更重要的是“干才”。无论“老骥伏枥”、还是“蓄势待发”,都可透过业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对于“老马”来说,应重点展示自己作为议员的履职业绩;对于“新丁”来讲,应重点展示自己在专业领域或地区治理中的业绩。这些业绩应可查询、可验证,不可夸大其词,更不能无中生有。

比形象。形象,并非“长相靓”,而是公众认可度高。主要包括以下内涵:爱国爱港立场坚定,为港为民服务热诚;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工作作风务实;专业能力强,具创新创造活力;清正廉洁,具有良好操守形象。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于2022年1月5日在深圳会见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11位议员时提出五点希望,希望议员做立场坚定的爱国者、行政主导体制的维护者、真正的民意代言人、高质素的管治者、立法会新风貌的开创者。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今天,当我们再次回味夏主任的“五点希望”,应对此次立法会选举的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坚守公平,同频共振;风清气正,有序竞争。——这才是高水平的民主选举,也是本次立法会选举应达到的效果!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江心雨 校对:郭孟琦 监制:连振海
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在京召开 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夏宝龙会见香港特区考察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代表团有关官员
今日 第一个台湾光复纪念日
金正恩参谒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