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文化促进会近日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饮水思源感恩祖国”—庆祝东江水供港60周年新诗创作比赛颁奖典礼。60年前,东江水跨越山海,开启了供港的壮丽征程;60年来,这泓清水哺育了香港两三代人的成长,是香港的生命水、幸福水。今天,青少年通过创作诗歌来抒发感恩祖国的深情厚意,诗中流露了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激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进的精神力量,体现青年一代的责任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这次比赛由江西省赣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香港中华文化总会担任指导机构,香港音乐体育文化联盟担任支持机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中华文化总会执行会长凌友诗,中联办宣文部二级调研员李若洁,中西区区议员王倩雯,香港音乐体育文化联盟主席张维乐担任颁奖典礼的重要嘉宾。
老师:学生从感恩中学会做人之道
这次比赛获数十间学校的大力支持,培侨中学、筲箕湾东官立中学、宣道中学、啬色园主办可艺中学、李求恩纪念中学、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学院第三中学、香港培道中学、创知中学组织学生参加,港岛民生书院、圣若瑟书院、保良局何荫棠中学、将军澳官立中学等学校的学生自发参加。本次评判团荣获香港著名律政诗人、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古松担任评判团顾问,多位专业评判老师抽出时间认真评选,因参赛作品水平旗鼓相当,最终评选出了双冠军、多位亚军和季军。另外,根据作品的内容风格,评选出闪耀之星奖、潜力创作奖以及新秀创作奖若干名,并向学校和老师颁发最高荣誉。
获奖学校的老师说:这次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历史,获得学习的机会,提高诗歌写作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上了一堂爱国教育课,饮水思源,从感恩学会做人之道,对他们走入社会很有好处。



凌友诗:为国家多尽责任回报祖国

凌友诗博士在致辞时感谢主办机构举办了这么有意义的活动。她从三个方面勉励同学们。第一是“感恩”,国家在当时的艰难时期投入巨大力量建设东江水,要感恩国家对我们的这份恩情。第二,“谢天”,要感谢无数为我们幸福生活默默付出的东江水引水工程的建设者。第三,“报恩”,同学们还要懂得报恩,为国家发展多尽一份责任,回报祖国的恩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可以温柔人的内心,希望同学们能始终保持对文学的热爱、对创作的热情,来报答父母、报答社会、报答祖国。
李俊锐:累计输港优质水源超671亿立方米
赣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李俊锐特别发来书面致辞,和老师同学们共叙新一代东江情缘。他介绍说,赣州是东江源头,我们通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始终将守护一泓清水作为政治责任,东江源区水质常年保持II类以上标准;创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成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惠民资本。60年来,赣州累计向香港输送优质水源超671亿立方米,每一滴水都凝聚着老区人民的赤子之心。他说,今天的诗会不是终点,而是文化传承的新起点。让我们以水为纽带,以诗为桥梁,共同书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王倩雯:水质保护严密确保喝到安心水
王倩雯博士在致辞时表示,同学们通过此次比赛,用新诗表达对水源的感悟,本身就是对感恩最好的诠释。我们感恩父母的养育,更要铭记国家为香港撑起的这条水脉保障。她介绍了东江水水质保护的一个“冷知识”,就是以“斑马鱼”作为快速检测仪,24小时不间断检测,确保我们喝到的每一口水都是安心的。
她感谢主办机构为同学们搭建这么好的平台,让大家能在兴趣中传承文化,希望同学们永远保持对文学的热爱,中华文化继续薪火相传。
张维乐:赣州是爱国主义教育胜地
香港音乐体育文化联盟主席张维乐主席介绍中华文化根源探索计划—“赣州之旅”活动。他说,
越来越多学校已到过或有兴趣去赣州,老师和同学们不论是到三百山东江源,还是于都长征第一渡,
都感到非常振奋,赣州确实是爱国主义教育胜地。
袁疆才:将供水工程升华为民族情感的纽带
中国心文化促进会副理事长、这次比赛的专业评委袁疆才老师点评了获奖作品时说,作品表现出扎实的语言功底与真挚的情感温度,同学们以诗抒写家国情怀,充分展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对水源的感恩,以及对民族认同的深刻理解。这次诗作以“东江水”为核心意象,巧妙连结“血脉”“乳汁”“绳索”等喻体,将供水工程升华为民族情感的纽带,将感恩意识延伸至民族复兴的集体使命,体现青年一代的责任感。
中联办宣文部二级调研员李若洁和林烨向凌友诗博士、王倩雯博士颁发感谢状。中国心文化促进会蔡林生副会长向支持机构香港音乐体育文化联盟张维乐主席及司仪刘佳呈颁发感谢状。
最后,中国心文化促进会会长林烨从背景构图联系到同学们的作品,为同学们不仅深入了解历史,而且更胸怀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及向新征程奋进的精神感到欣慰,并以毛主席的话勉励同学们: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今日热搜
本周热搜
本月热搜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