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玲丽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百年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里程碑。这场战争造成严重的人命伤亡和经济损失,更深刻揭示了战火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尽管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中华民族抗战的壮烈篇章从未被遗忘。适逢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社会各界应齐心协力,弘扬珍惜和平的理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高尚情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抗战精神。面对外来侵略,社会各界不分彼此,义无反顾投身抗战行列。抗日战争期间,无数中华儿女相继加入抗战队伍。根据资料统计显示,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美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破碎的家庭和逝去的宝贵生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笔者认为,我们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并非为了延续或煽动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传递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理念。
笔者建议政府应研究在中小学课程框架加大中国共产党内容篇幅,涵盖中国共产党抗战历史、发展历程和建党精神等,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党情和国情,既能有助全面认识党和国家发展史,更可从中汲取历史经验,将和平理念从小植根在孩子心中,为开创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九月三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阅兵仪式,更是抗战胜利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示了国家军事现代化的成就,更彰显走向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以及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从歼—20隐形战机到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印证我国拥有先进军事系统和精良的武器,更具备雄厚的科技实力,为维护和平提供坚实保障。
阅兵仪式能充分展示中国军事实力,彰显我国有足够实力和底气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有效威慑立心不良的外部势力。笔者早前曾带领香港学生前往江西井冈山进行研学交流,他们亲身体验了模拟火箭炮发射、乘坐军用车辆及参观抗战武器等,同学们非常投入,并对军事装备表现出浓厚兴趣。笔者建议政府可在校园推广国家军事设备和成就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例如善用STEAM教室,展示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海、陆、空无人智能装备、新型坦克和航空母舰等,加深学生了解国家在军事科技、航太科技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强大实力,从而提升国民身份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其中的经验,才能避免重蹈覆彻。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从抗战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走向和平发展道路,并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让我们铭记和平来之不易,珍爱和平才能让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团结奋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系立法会议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