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连振海
刀郎的成名作《2002年的第一场雪》,开场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
刀郎的成名曲朗朗上口,时不时能哼上一两句,但歌曲中的歌词却时常困惑人。很多人问: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能停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吗?就像重庆山城那样,车辆从高楼大厦中穿梭而过?

第一次到乌鲁木齐,入住新疆昆仑宾馆,跃入眼帘的尽是“八楼”:八楼便利店、八楼咖啡、八楼公车站……连宾馆正大门中央都挂了“八楼”两字。
刀郎歌词里的“八楼”跟我们在宾馆里见到的“八楼”是否是同一个呢?刀郎所说的“二路汽车”,是否真有这趟车,还是艺术虚化呢?此事引起了香港新闻联高层新疆参访团一行的兴趣。我们叫来了宾馆服务员,打听历史缘由。

这一打听解开了心中多年的谜团。“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不是我们字面上想象的八层楼上面停靠汽车。原来,刀郎在《2002年的第一场雪》歌词里所说的“八楼”是家宾馆,也就是现在我们入住的新疆昆仑宾馆。当时在这家宾馆的门口也有“二路汽车”,过去是乌鲁木齐市区内很重要的一条公交路线。
那么,这家宾馆为何取名为“八楼”?刀郎歌词里的“二路汽车”今何在呢?我们顿时更来了兴趣。

原来,“八楼”曾是乌鲁木齐最高楼,因楼高八层,故名“八楼”。这家宾馆建于1959年,曾接待过周恩来、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见证了新疆开发建设历程。现在虽改名为新疆昆仑宾馆,但当地人仍习惯称之为“八楼”,是当地的文化地标之一。
在来新疆前,偶然打听到杂志社的司机赵师傅曾在新疆生活多年。2002年的第一场雪,他本人就在乌鲁木齐。他说,那场雪下得真的很大,温度零下三十几度,路面被冻住了,很滑,大家都不怎么敢出门。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2002年乌鲁木齐的那场雪以18厘米积雪深度打破纪录,成为当地观测史上最强的初雪。刀郎的成名曲以雪景为背景,融合了爱情与城市记忆,不仅让刀郎声名鹊起,也让“八楼”、“二路汽车”广为人知。



今年5月1日,乌鲁木齐全面升级“2路印记 城市畅游专线”,终点站就是“八楼”。停运十四年的二路公交车重新开通,串联起八楼与城市景点,引发“回忆杀”。我特意在“八楼”附近转了转,在新疆昆仑宾馆及附近,设有“八楼站”、“二路汽车”打卡点。好多慕名而来的游客特意赶到这里打卡留念。对于乌鲁木齐来说,“八楼”、“二路汽车”不仅仅是一个公交车站、公交车,更承载了这座城市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和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