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传疾病全球肆虐 卫生署呼吁市民合力加强防蚊控蚊措施

蚊传疾病全球肆虐 卫生署呼吁市民合力加强防蚊控蚊措施

日期:2025-08-21 来源:紫荆号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中心)表示,截至今日(八月二十一日)下午五时,中心没有录得新增感染基孔肯雅热个案。

卫生署发言人说:「虽然本港已连续六天没有新增基孔肯雅热输入个案,但温度及雨量处于高水平,令多种蚊传疾病在香港,以至全球爆发的风险持续。市民不能掉以轻心,无论在本地或是外游期间都必须时刻采取妥善防蚊和个人保护措施。若出现相关病征,应立即求医,并通知医生有否旅游史。」

他续说:「由于新学年即将开始,中心亦呼吁办学团体按照食物环境卫生署的灭蚊指引,加强防止校园范围积水的工作及清除蚊子滋生的地方。中心会再次透过教育局提醒学校、教职员及学生防范蚊传疾病在校园传播。蚊传疾病不会人传人,但需要全城同心杜绝蚊患,方能有效预防,保障自己和家人健康。」

以下是主要蚊传疾病在本港及全球的最新情况和相关健康资讯:

(一)基孔肯雅热

本港今年累计录得九宗输入个案,涉及六男三女,年龄介乎8至79岁。五宗病例在潜伏期内曾前往广东省佛山市,四宗病例则曾前往孟加拉国。三名病人在返港前已发病,另外六名病人在返港后的第一至五天发病。病征方面,所有输入个案病人均出现发烧,绝大部分(八宗)病例出现关节疼痛,通常在发烧开始的当天或一天后出现。最常受影响的部位包括手腕、肘部、膝盖和脚踝。

市民应留意现时除广东省佛山外,全球多国亦正爆发基孔肯雅热疫情,外游前必须注意当地情况,并采取防蚊和个人保护措施,从受影响地区返港后亦需继续观察身体状况。

(二)登革热

本港于八月十五日至二十日没有录得新增登革热个案,今年暂时录得41宗外地传入的登革热个案。数字虽然较去年同期略低,但香港邻近地区及全球登革热情况严峻,再录得输入个案的风险仍然相当高。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资料显示,登革热的全球发病率在过去20年显著上升,去年(二○二四年)更录得超过1 400万宗个案,创下历史新高。今年至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及越南已分别录得超过二万宗个案,新加坡亦录得超过3 000宗个案。另外,根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料,广东省今年至今共录得586宗本地感染病例,以广州、佛山、潮州和深圳的病例较多。

登革热是透过带有登革热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病征与基孔肯雅热类似,包括高烧、头痛、眼窝后疼痛、肌肉及关节痛、出疹等,潜伏期通常为四至七天。登革出血热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登革热病,患者有出血迹象,死亡率可高达20%。曾经感染登革热的患者当再次感染另一类型登革热病毒时有机会出现登革出血热。

(三)日本脑炎

中心昨日公布一宗日本脑炎输入个案,是本港自二○二○年以来,录得的首宗个案。日本脑炎的主要病媒是三带喙库蚊。蚊子于稻田等大量积水地方繁殖,叮咬带病毒的猪或野生雀鸟后就会受感染,再于叮咬人类或动物时将病毒传播。日本脑炎主要流行于亚洲及西太平洋地区的郊外及农村,尤其在气候炎热的季节。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病毒传播全年都可发生,高峰期通常为雨季。

日本脑炎由受感染至发病约为四至14日。大部分日本脑炎病人均病情轻微,除发烧及头痛外,一般不会有其他显著病征,但每二百五十宗感染中便大约有一宗会出现严重病情,病征包括迅速出现高烧、头痛、颈部僵硬、丧失方向知觉、昏迷、抽搐、痉挛性瘫痪,甚至死亡。

(四)寨卡病毒

本港今年并未录得寨卡病毒感染个案,但于二○二三年及二○二四年,分别录得两宗及三宗输入个案,涉及的病人在潜伏期内分别曾到印度及泰国。监测数据显示,东南亚地区、印度和美洲等地近年录得较多感染寨卡病毒个案。

本港现时没有发现主要传播寨卡病毒的埃及伊蚊,但其他种类的伊蚊(如白纹伊蚊)亦被视为可能的病媒。寨卡病毒的病征包括皮疹、发烧、结膜炎、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但大部分人于感染寨卡病毒后不会出现病征。怀孕期间如感染寨卡病毒可能会令初生婴儿出现小头症和其他先天性缺陷,所以怀孕妇女如前往受影响地区应加倍留意感染风险,并须做好预防蚊媒传染病的措施。

为加强长者对预防蚊传疾病的意识,卫生署长者健康服务的外展分队已透过在长者地区中心及长者邻舍中心举行的讲座,向长者讲解相关疾病的预防及提供外游健康建议。此外,外展分队亦已提醒全港所有安老院舍加强防控蚊患措施。卫生署辖下的母婴健康院、学生健康服务中心及健康评估中心亦会提醒孕妇、婴幼儿照顾者、学生有关蚊传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避免蚊子叮咬和防止蚊虫滋生是最有效预防蚊传疾病的方法。可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登革热病毒及寨卡病毒的白纹伊蚊在本港很常见,而传播日本脑炎的主要病媒蚊三带喙库蚊亦于本地存在。市民不论在本地或外游,应时刻注意环境卫生,以及采取防蚊和个人保护措施。

市民如从受蚊传疾病影响地区回港,亦应持续使用昆虫驱避剂,并密切监察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不适,应立即求医并告知外游史,并应避免使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以免加剧出血风险。一般而言,儿童不应服用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去舒缓发烧和其他症状,以防引致「雷尔氏综合症」,一种严重及可致命的并发症。

更多有关防蚊和控蚊的资讯,市民可浏览政府的专题网页,了解详情:卫生防护中心旅游健康服务专页、最新旅游情报使用昆虫驱避剂的注意事项、中心Facebook专页Instagram帐户YouTube频道,以及食环署防控蚊患专页

来源:紫荆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许正宇:内地与香港樽装水品质皆达标 不存在质素不同情况
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玉溪-万象)实现双向开行
香港芭蕾舞团《梁山伯与祝英台》美国首演
陈茂波:深化香港中东交流 开拓合作新机遇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