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今日(24日)出席电台节目后会见传媒时表示,已对樽装水进行检测,包括检测相关的微生物和金属含量,无论是内地品牌也好,香港品牌也好,都是能够达标的,不存在内地和香港质素不同的情况。
以下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今日(八月二十四日)出席电台节目后会见传媒的谈话全文:
记者:对于行政长官昨日(八月二十三日)的comment,你自己有何评论?现阶段会否已看到有人为疏忽或“甩漏”导致事件发生?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行政长官昨日探访社区时谈到数点,包括第一是我们要在制度和程序方面查找不足,还要看看有甚么漏洞。这正正是我们一直以来所做的工夫,包括上星期专责小组,有我们库务科和其他政策局的同事,已经开会,尽快看看究竟在制度和程序方面,我们有甚么不足和疏漏需要去处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行政长官提到的是,今次事件体现到物流署(政府物流服务署)这个采购部门,他们的同事在包括洞察力以及其他方面相关的能力需要提升,这正是其中一个专责小组讨论的方向。那就是如何去提升我们同事在这方面包括辨别真伪或者辨别潜在欺诈的能力,是否有相关培训以及相关的能力提升工作要去做。
第三点行政长官说到的是,这些都是公帑,我们早一天去做就能早一天令我们在公共利益方面得到保障,所以我们知道这件事要快做。另外,虽然专责小组三个月后会有一个初步建议的报告,但是我早前也特别提到,我们来不及等到三个月后,我们在中期便会有一些具体措施拿出来,与社会大众分享。你看到行政长官谈到很具体的一些方向,在我们的工作层面都是一步一步,尽快地落实的。
记者:行政长官也说到不单是要比较价钱上的高低,也要有社会价值。有报道亦说是因为近期没有一个“双信封”制度,会否这也是导致事件的一个关键?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我早前谈及这次投标时也说过,处理标书安排时,价钱绝对不是我们唯一,也不是一个首要考虑来的。因为在前端,他们必须满足到一系列技术和非价格的要求,例如在质量和其他方面的一些要求,(我们)才会去到价钱方面的考虑。一直以来我们考虑标书时都是综合考虑,价钱以外的其他因素都包括在内。
记者:行政长官昨日形容物流署把关不力,想问一下是否确定今次招标是不涉及中央投标委员会的层面呢?还有最后把关究竟是去到哪一个层级的公务员?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在我们的三重行动内,一方面我们有专责小组在制度层面看看有何不足、漏洞和疏漏。另一方面,就这件事的层面,我们邀请了审计署作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帮我们看看具体情况,包括是否有一些程序和执行方面的问题。这其实是我们特别的设计,希望体现到独立性,以及在不同层面,包括制度和执行方面,看看有甚么不足。
记者:刚才提到培训工作,会否在短期内开展?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方向,因为行政长官所说的就是,在这件事上,越早落实措施越好。所以是专责小组讨论到的一些中期措施也好,又或是具体落实的措施也好,包括培训等等,若可以落实得到的,我们都会尽早落实。
记者:局长,我们早前委托化验机构检验了“鑫乐水”、“清凉水”和“观音山水”,发现结果显示虽然全部样本都是合格,但是市民仍偏向选择“清凉水”,而没有选择内地品牌。这次政府的樽装水事件会不会令市民对内地品牌的樽装水失去信心呢?当局会如何解决这个信心问题?还有之后的招标会否都是主要倾向用回香港企业?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过去一段时间,由于有新品牌,其实我们自己也特别加强了检测,包括检测相关的微生物和金属含量。而我们看到,无论是内地品牌也好,香港品牌也好,在微生物和金属含量方面,它们都是能够达标的。所以不存在内地和香港质素不同的情况,这是第一。
第二方面,我刚刚看到相关报道指市场上也有人做了相关检测,都是确认了我们这方面的结果的。
记者:这次局长牵头的专责小组,物流署署长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常任秘书长(库务)都有参与,即涉及这次投标决定的官员都在小组内梳理事件。是否需要另外再设调查委员会去厘清这次事件的责任?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正如刚才我所说,行政长官昨日所说,为何我们特别邀请审计署去参与这件事的调查,正是希望在这件事上有一个独立第三方能够以一个独立、专业的角度,去看看这件事的执行方面有甚么问题我们要解决的。
审计署正在做不同的工夫,例如上星期他们已经与物流署开了一次会议,他们也通过社交媒体向大众公布了。下一步,我相信在不同层面,包括整个流程,审计署都会很专业和很独立地去进行他们的工作。
记者:大部分市民主要选择本地水的品牌,政府会不会有甚么政策措施或者推广,让市民对内地品牌的樽装水有信心?想了解一下之后的招标会否主要用香港的本地品牌?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正如我所说,我觉得最好是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包括我们自己做的检测,或者据我所知由市场做的检测,都已经证实了其实无论是在微生物以及在金属含量方面,内地和我们香港相关的品牌都是一样的。无谓的揣测我觉得都不是基于事实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