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论坛》专稿/转载请标明出处
梁美芬 | 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教授
2025年5月30日,国际调解院公约签署仪式在香港隆重举行,笔者有幸在现场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外交部长王毅在致辞时表示,相信国际调解院这颗新星将与「东方之珠」共同成长,交相辉映。一直以来,国际金融中心、中西文化荟萃、社会多元包容、治安良好、简单低税制等独特优势,是香港享誉国际的金名片。香港的法治建设成果和法治品牌也一直是特区引以为傲的专业力量,国际调解院总部落户香港,这是难得的历史契机和时代使命,香港一定要趁势向前,有所作为。
调解解决国际争端符合各国共同需求
传统上,国际间争端多依赖国际法院及常设仲裁院去处理。然而,诉讼虽具权威与正式性,却常因程序繁复、公开审理等因素,而无法顾及当事方在国际商业活动中所高度重视的灵活性与私隐性。仲裁固然回应了部分这类关切,特别在保密性和中立性上具备一定优势,但即使是仲裁,过程仍可能趋于对立,并带来高昂成本和时间压力,更重要的是两者均缺乏了容许双方谈判的空间。而国际调解院获得超过60个国家与20个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的鼎力支持,回应了全球多元经济体系中对有效、灵活及和平争端解决机制的迫切需求,为应对区内高度复杂的经济与法律环境提供了崭新选择。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国际研究院的一批国际法专家意识到,这些国家要做成生意,一定要对其投资获得有效法律保障方有信心。法治是投资者信心的基石,但由于「一带一路」成员国之间的法律、宗教、政治、文化、语言、制度等都不相同,对于一些跨境跨国投资,投资者都不太愿意到制度陌生的法院去打官司,以至影响其投资信心。有见及此,在香港成立的「一带一路」国际研究院,通过50多位国际贸易及争端解决专家共同努力,推动建立「一带一路」纷争解决机制,使得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深信,调解能在多元文化、宗教、法律体系及经济背景下提供谈判空间,有效化解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并最终达至双赢。
自2015年起,我们共同倡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国际商贸调解模式规则」(Model Agreement)及「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该倡议已获50国专家一致认可,先后于2016年10月及2023年10月在香港一同向世界公布倡议的调解机制规则及跨境跨国的商贸协议范本的内容,至今已有33个国家将其翻译成当地语言。该倡议能够如此普及,是因为这套规则行之有效,能够获得各国专家的高度认同与信赖。我们一致认为,国际经贸争端解决不单涉及法院及仲裁,亦应加强调解机制。

各国探讨国际调解的路径
笔者曾参加在韩国举行的一场国际会议,一位韩国参会者发言时指出:「调解不应只限于国内,更应应用于解决国际层面的纷争。」此言打动了在场很多国际参与者。事实上,调解在全球各地成功率甚高,使用者普遍满意,关键在于它能有效减少紧张、冲突及风险,如果国际调解普及,将有助于建立和完善地域间的秩序。
这次国际调解院由中国倡议并推动成立,有其好处。调解虽然是双方自愿,但经调解的和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因此,调解结果需要执行力,需要有实力的机构、有威望的调解员,才更有助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纷争。因此,中国愿意做国际调解院的推动者,而选址香港实乃对推动国际调解有莫大帮助。国际调解院总部选址香港,不仅反映出中央对香港「内联外通」了和法治等优势的高度认可,更充分体现了香港在全球争端解决领域的独特地位。香港融汇普通法与大陆法,兼具中西法系优势,并拥有丰富的国际联系、双语专业人才,能为国际参与者提供最具中立性、专业性和国际吸引力的解决平台。
香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员,应积极推动法治建设、规则衔接和人才交流,为国家「并船出海」解决经贸争议提供强大支援。2025年4月,中国邀请联合国193个成员共同商讨如何维护国际多边贸易的公平发展,我们要以包容、开放、共赢、公开的态度,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世界都在注视中国的行动,世界性是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
中国的体量与文化适合推动国际调解
当今国际局势动荡,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部分国家不断挑战国际规则,威胁多边贸易体系稳定。国际调解院的建立赋予香港重大角色,国际调解以中国智慧回应全球和平发展的迫切需要,为维护国际秩序、推动合作共赢树立典范。国际调解院可以作为其他国际机制(如国际贸易组织规则)的补充更能填补国际商事争端、跨境电商、投资等新型争议解决的空白,回应时代的需要。
正如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国际调解院公约签署仪式致辞时所说,「香港的法律制度健全、高效且备受尊崇,我们世界前列的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专业人员亦居功至伟。他们大多精通双语甚至更多语言,熟知国际规则和惯例,有助香港成为解决争议的首选地点。」笔者相信,中国把握历史大势,站立于时代潮头,提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中不仅凝聚各退一步、互谅互让、达至双赢的东方智慧,而且对自愿解决国际纷争、推动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也有正向推动作用。笔者期待「六尺巷」体现的中国传统智慧,为当今的世界格局注入新能量、激发新启示。
笔者留意到与会的各国政要、驻华机构代表亦对中国尊重国际法权威,维护国际秩序的负责任大国贡献予以肯定和赞赏,笔者期待香港特区扮演好「调解员」角色,培养一批具国际视野,且对不同文化宗教、法律、政治制度等有深入了解,将专业知识巧妙在地化、国际化的高端人才,为国际调解院的长远发展和全球和平事业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本文发表于《紫荆论坛》2025年4-6月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