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2025 – 2026 年度财政预算案公布在即,香港商界会计师协会 (“商师会”) 为此向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出谋献策,提出多项建议,并聚焦如何增强香港经济的韧力,维持特区稳健的公共财政,开拓经济多元发展和改善民生,让市民继续安居乐业。

全力减赤,开源节流
“商师会”建议特区政府提高多项罚款金额,一方面能够增加特区政府库房收入,另一方面,也能够起阻吓作用,例如提高违例泊车的罚款分别由320元至1000元,以及把乱抛垃圾和于公众场所内抽烟的罚额分别增加至最高5000和3000元。至于屡犯者,实施累犯惩罚机制,逐步增加罚款金额,并将违规行为记入车主的交通违例纪录中。此外,我们建议特区政府引入电子支付系统,简化罚款缴纳程序之同时,也能够减少行政成本。
检讨长者二元乘车优惠计划
自2012年起推行的长者“两元乘车”优惠计划的原意良好,让长者能够继续出门参与社交活动,保持身心健康。但随着本港人口急剧老化,部份长者“长车短搭”,对特区政府补贴长者“两元乘车”的优惠计划构成沉重负担。去年,特区政府在此优惠计划上补贴了近20亿元。“商师会”认为有必要优化此计划,首先维持70岁以上的长者继续享受2元的优惠,但对于60至65岁的长者,特区政府可考虑将其乘车优惠费用提高至4元。而在65岁至70岁年龄层的长者,本会建议采用“阶梯式”收费结构。这样调整不仅可以减轻特区政府补贴的压力,还能够在不过度影响长者出行意愿的情况下,达到合理的收费标准。此外,本会还建议特区政府设定补贴上限。另外,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短途长搭的情况出现,本会建议特区政府加强向长者宣传和教育,提高长者正确使用交通工具路线的意识。
优化电子政务建设和公务人员结构
2020-2021至2023-2024年度,特区政府的个人薪酬支出经常开支年均增长率为2.6%。在维持公务员的竞争力和压缩特区政府经常性共开支之间保持平衡,“商师会”建议特区政府采取两项“优化”措施:优化电子政务建设,包括使用人工智能(AI)科技和应用工具和进一步整合跨部门的资讯平臺,以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简化审批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以提升行政效率。至于在优化人员编制方面,特区政府可从优化副局级及政助人员编制开始,避免出现人手重叠。
改革物业税,体现能者多付原则
目前,香港物业税征收均采用统一的比率,“商师会”认为,财政司司长可考虑把握时机改革物业税的计税方式,全面贯彻“能者多付”的原则,例如特区政府可引入“阶梯式”税率来计算的物业税,当个人或公司持有多个出租物业或持有物业的租金水平达到一定标准时,便以较高的税率征税。本会亦认为或可考虑参考外国经验,按物业价值厘定税率。惟在设计新物业税时必须谨慎处理,避免出现不合理情况,例如持有多个低收入物业的纳税人所交的税款,不应较持有单一高收入物业的纳税人所交的税款为高。
征收高球会会员土地使用费
粉岭高球场一直以私有游乐场地契约租用,用1000元象征式地租续租至2027年,但球会的会籍售价与地租的差距极大,因此本会建议特区政府向球会会员每人每年征收占用场地的费用,贯彻用者自付原则,同时也可为库房增添收益。
重推出售公屋
根据特区政府资料,一套公屋单位的建筑成本中位数为92万元,出租收入大约每月2,000元,即每年为24,000元。特区政府若只租不售公屋,需要近39年才收回成本。“商师会”认为特区政府应积极出售公屋。现时公屋三人住户的每月入息中位数为2万多元。若特区政府以100万元出售单位予此住户,以现时住宅按揭年利率约3. 5%计,供款30年,住户月供约3500元,未及月入中位数20%,公屋居民有能力供楼,但特区政府可以即时收回100万元,有助减轻财赤。
经济扩容,发掘新增长点
为振兴香港经济,本会建议从多方面入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首先,在海外市场积极推广“香港特色”产品及品牌,塑造“中国(香港)制造”品牌形象,利用香港的地理与制度优势,吸引高端人才来港创办初创企业,特别是在医疗和养老领域,推动高增值产业落地,增加利得税收入。 特区政府借鉴广州天河区的“保母式”政策支援和创业环境的成功案例,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援和创业环境,促进离岸人民币平台发展,创造更多本地就业。
同时,我们亦建议特区政府推动香港经济多元化发展,例如医疗产业,大力发展个人化、高端化的私人医疗产业和强化中医服务,结合香港的国际化优势,推广中医和医美等特色专案,打造“中国(香港)”国际化品牌。在此基础上,特区政府还可以考虑整合特色旅游与医疗专案,推出“医疗+旅游”复合型产品,吸引国内外游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商师会”深信,通过这些措施,香港不仅能够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还能够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本港的经济韧力。
推动医疗自动化,鼓励生命科技研发
我们认为,本港的公立医院可以借鉴内地三甲医院的经验,推动医疗服务流程的自动化,例如利用AI 分析患者症状,配备手术机器人和采用全自动配药系统等,以减少人工操作错误,提升效率,长远还能够减低公营医疗成本。
此外,本会亦提议特区政府以税收优惠及资金补贴,鼓励本地企业和大学进行医疗科技与生命科学的研发,例如在基因疗法和再生医学领域方面。特区政府还可以设立一个“医疗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初创企业进行医疗创新,吸引国际投资者进驻香港,促进香港生命科技新产业发展。深港在科技合作日趋紧密,因此本会确信,本港与深圳应合作打造一个“中港医疗科技园”,促成大湾区生命科技研发枢纽,使科研成果服务两地,降低医疗成本。
鼓励环保及绿色科技投资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不仅需要在经济上维持高度竞争力,还需要在环境保护方面树立榜样,以吸引环保及绿色科技的投资,从以培育本港绿色金融和绿色科技创新等新兴产业,让香港经济趋多元。“商师会”认为,特区政府应该加强推广和应用ESG(环境、社会和企业管治)标准,并同时考虑提供税务优惠或补贴以鼓励企业采用此标准。我们相信此举有助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来港。还有,我们也认为,特区政府应该制定明确的碳减排路线图,并设立专门的基金支持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应用。
最后,“商师会”建议特区政府参考中央政府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鼓励市民和企业更换高能耗设备,转而使用更环保的产品,这不仅能减少碳排放,还能刺激本地经济,创造就业机会。
为香港长远发展奠立坚实基础
全球政经环境存在许多不明朗因素,对香港经济全速复苏增添重重挑战,“商师会”期盼藉以上的建议,向财政司司长献言,旨在推动香港经济全面复兴,全力发展策略性新产业,保民福祉,为香港长远发展奠立稳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