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署公布最新健康行为调查报告

卫生署公布最新健康行为调查报告

日期:2025-01-23 来源:紫荆号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卫生署今日(一月二十三日)公布二○二三年度健康行为调查报告,探讨与香港市民健康有关的主要行为和生活习惯,并提醒市民应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以减低患上主要非传染病的风险。政府会为市民订立全生命周期健康促进策略,协助制订健康管理计划。市民可浏览卫生防护中心网站以查阅调查报告。

调查于二○二三年七月至十一月进行,访问了超过4 800名15岁或以上的陆上非住院香港人口。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香港市民普遍有一些不健康但可改变的生活习惯,这些生活习惯均是罹患常见非传染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具体而言:

  • 体能活动方面,14.8%的18岁或以上人士体能活动量不足,即未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的建议(即每星期进行最少150至300分钟中等强度带氧体能活动/最少75至150分钟剧烈强度的带氧体能活动/同等程度的中等和剧烈强度活动组合)。若与二○二○至二二年度人口健康调查结果(即24.8%)比较,相关情况显著改善,部分原因可能与社会继新冠疫情后全面复常有关。

  • 水果及蔬菜摄取量方面,绝大部分人(97.0%)的摄取量不足,即每日食用少于世卫建议的400克或五份蔬果。是次调查结果与二○二○至二二年度人口健康调查结果(97.9%)相若。

  • 饮用酒精饮品方面,15岁或以上人士中,每月暴饮(即在同一场合连续饮用最少五罐啤酒、五杯餐酒或五杯烈酒)至少一次的比例,由二○二○至二二年度人口健康调查的2%增加至今次调查的2.7%。

  • 预防疾病措施方面,是次调查中有46.2%的50至75岁人士曾接受大肠癌筛查,比率较二○二○至二二年度人口健康调查时的42.6%高。但就子宫颈普查,25至64岁的女士中曾接受普查的人为49.8%,较二○二○至二二年度的调查低(52.1%)。

政府致力应对非传染病,保障市民健康。《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宣布,政府会针对香港人口结构及不同社群的健康需要,订立全生命周期健康促进策略,提升市民健康,按不同年龄和健康状况制订市民健康管理计划。与此同时,卫生署采取多项策略在学校、工作场所及社区推广健康生活模式,包括均衡营养和恒常运动。就饮用酒精饮品方面,饮酒人士可利用卫生署的「电子饮酒筛查及简要介入」工具,评估自己的饮酒风险和获取适切健康建议。卫生署亦已推出「戒酒辅导服务先导计划」,透过受资助的非政府机构,为被识别为怀疑有酒精依赖的人士提供免费辅导。

基层医疗署亦积极在全港18区的地区康健中心和地区康健站推广健康人生计划,透过健康风险评估及家庭医生配对,为市民制订不同人生阶段的个人化健康策略。地区康健中心与家庭医生会根据年龄、性别、家族史等个人因素,提供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建议及服务。截至二○二四年十一月,地区康健中心有超过33万名会员(临时数字),各按其个人健康需要接受各种服务。

卫生署发言人说:「市民应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非传染病,例如进行足够体能活动、均衡饮食、保持健康体重、不吸烟和避免饮酒。我们也呼吁符合资格的人士尽快参加政府资助的癌症筛查计划(包括大肠癌筛查计划和子宫颈普查计划;可浏览大肠癌筛查计划的专页子宫颈普查计划的专页了解详情)。市民亦可向医生查询有关癌症普查及定期健康评估的最新建议。」

有关健康生活模式和癌症预防的更多资讯,可浏览「活出健康新方向」网页

来源:紫荆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有片|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型无人机汇演在港举行
香港特区政府举行典礼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李家超:关爱照顾惠长者福祉 乐龄科技助老友颐年
孙东:创新湾区 魅力无限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