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25日举行2025年度会员大会,会长卢金荣汇报了厂商会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及未来工作部署,并发表下半年及2026年经济预测。

上半年经济稳步复苏 惟内外表现不均
香港经济上半年保持稳定复苏步伐,首两季均录得正增长,但按季环比增速有所放缓,并呈现“内外不均、行业分化”的格局。内需方面,私人消费开支仅在第二季实现1.9%的同比增长,投资开支受营商环境低迷及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仅微增2%,反映内需动力仍显不足。
相比之下,外部需求表现强劲,上半年货物出口实质同比大增10%,服务出口亦增长6.9%,其中对内地及东盟的货物出口分别升16.1%及24%,这主要是受惠于内地企业“抢出口”及供应链重组所带来的机遇。
料外围经济持续疲弱 内需改善动力逐现
展望下半年,国际环境仍充满不确定性,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指数低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发达经济体今明两年GDP增长率仅1.5%及1.6%。此外,美国关税政策未明、“抢出口”效应减退等因素,均为香港出口前景构成压力,预料下半年出口贸易增速将会回落,明年则转向低单位数的慢增长。
内需市场则利好利淡因素交织。虽然零售及餐饮业正面对本地消费力外流、旅客消费转变及电商加快渗透等结构性问题的冲击,但一些利好因素正陆续显现;金融市场回暖和楼市回稳所带来的财富效应有望刺激消费,而美联储重启减息也有利降低融资成本,提振企业投资及居民开支,预期内需将持续改善。
值得留意的是,最新一份《施政报告》明确提出将推动北部都会区及产业发展,并举办连串大型盛事,预计可进一步刺激海内外企业投资北都的兴趣和信心,同时吸引更多旅客来港,持续增加复苏动力。
卢金荣会长预测,2025年全年经济增长维持在2.5%至3%之间,并在内需持续改善的带动下,有望于2026年轻微提速至3%。通胀压力则保持温和,未来两年消费物价升幅预计稳定在2%至2.5%之间。

厂商会多措并举 助力企业变革创新
当前经济环境复杂多变,香港经济也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期,厂商会坚定走在对外合作的最前线,引领业界用好国家“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并实现产业转型及升级。
卢金荣会长表示,厂商会为打造“港版新质生产力”,正透过CMA检定中心及旗下的“产学研投”一体化服务体系,助力科技成果商业化及产业升级。同时,透过推动“ESG约章”、“香港ESG奖”、清真认证等项目,助力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为响应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并配合特区政府推动香港成为“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策略定位,厂商会推出了“一条龙出海加速方案”,整合展览推广、检测认证、科技商品化、商业支援、品牌推广,以及ESG和碳审计等服务,助力内地企业以香港为起点,扬帆出海。
在促进国际交往合作方面,厂商会继续担当重要中外联系的重要桥梁,除了恒常接待来自海内外的招商访问团及组织考察团,发掘新兴市场机遇,也积极拓展高层次国际交流,例如举办领事酒会,深化多边合作。
出席今年厂商会会员大会的领导尚包括厂商会立法会代表吴永嘉议员、常务副会长马介钦、永远名誉会长吴宏斌、副会长黄家和、吴国安、梁兆贤、陈家伟、庄家彬、黄伟鸿,以及名誉会长陈鸿基以及黄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