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文台与国家授时中心签订协议加强授时合作

香港天文台与国家授时中心签订协议加强授时合作

日期:2025-09-29 来源:紫荆号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香港天文台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于九月二十七日在天文台总部首次签署合作协议,加强双方在时间测量、守时和授时服务方面的合作,以及相关的经验和技术交流。

合作协议由香港天文台台长陈栢纬博士与国家授时中心主任张首刚博士签署,并由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区)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先生出席见证。

陈栢纬博士在签署仪式上表示:「香港天文台在一八八三年成立,开台的重点职责之一是提供精准的授时服务,特别是为航海人员。从最初使用中星仪进行天文观测,到一九二零年代引入的摆钟、一九六零年代的石英报时系统,再到一九八零年开始采用铯原子钟,天文台的授时服务随时代不断发展。国家授时中心是中国原子时标准的官方守护者,也是星载原子钟、天地一体化卫星导航授时平台及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开发者,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现时是香港天文台与国家授时中心加强紧密合作的好时机。」

张首刚博士说:「国家授时中心是我国唯一的专门、全面从事时间频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承担著我国国家标准时间(北京时间)的产生、保持和授时发播任务。近年来,国家授时中心产生和保持的国家标准时间与协调世界时(UTC)的偏差数值保持在两纳秒以内,准确度达到国际第一,对国际原子时计算的贡献位列全球第二。国家授时中心与香港天文台长期保持著友好的伙伴关系。此次,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香港天文台的合作,通过联合守时,光纤授时、数据共享等方式,一同提升香港地区的时间服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共同推动综合原子时的发展,增强我国时间基准的保持能力。」

签署仪式前双方举行了高层会议,探讨在增强授时服务方面的短期和长期合作计划以及目标成果。天文台将部署运用可靠的设备和方法,从国家授时中心获取多个时间源,进一步提升本地授时服务的可靠性和坚韧性。除了参与协调世界时的订定,向位于法国的国际计量局提供原子钟时间数据外,天文台还计划加入中国联综合原子时系统,共同推动综合原子时的发展。

2025_9_27_NTSC_Figure1_1

图一:香港天文台台长陈栢纬博士(右)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任张首刚博士(左)于九月二十七日签署授时服务合作协议。

2025_9_27_NTSC_Figure2_1

图二:香港天文台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于九月二十七日签署授时服务合作协议。图示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先生(右二)、国家授时中心主任张首刚博士(左二)、香港天文台台长陈栢纬博士(右一)和国家授时中心副主任李孝辉博士(左一)在九月二十七日于授时服务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合影。

2025_9_27_NTSC_Figure3_1

图三:香港天文台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于九月二十七日签署授时服务合作协议。图示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中)、香港天文台台长陈栢纬博士(右五)、国家授时中心主任张首刚博士(左五)、国家授时中心副主任李孝辉博士(左四)与其他嘉宾合照。

来源:紫荆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位黄岩岛领海领空及周边区域组织战备警巡
中国正式成为安第斯共同体观察员国
多国政要祝愿中国更加繁荣昌盛 盼携手深化友谊合作
澳门特区政府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升旗仪式和招待酒会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