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月7日,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在佛州海湖庄园举行记者会,这是美国国会正式确认特朗普当选总统后,他首次面对媒体接受提问。
特朗普当天表示,他不会排除使用军事力量夺取格陵兰岛控制权的可能性。在这一敏感时刻,特朗普的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又于当日访问了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尽管小特朗普对外称这是一次私人行程,但这一行为依旧引发了丹麦当局的担忧。
此前,特朗普曾表示,格陵兰岛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并表示如果该岛成为美国的一部分,将会受益匪浅。1月7日,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度强硬表态,“格陵兰岛属于格陵兰人”,该岛是“非卖品”。然而,这不是丹麦政府首次拒绝特朗普的“购岛计划”。更确切地说,这也不是美国首次表现出对格陵兰岛的野心。实际上,美国已垂涎这座世界最大岛屿百年,美国和特朗普为何如此执着于“夺取格陵兰岛”呢?
梳理美国觊觎格陵兰岛的时间线,美国曾向丹麦政府“伸手买岛”多次:
1867年,时任美国国务卿威廉·苏厄德(William Henry Seward)首次提出购买格陵兰岛的想法。
1886至1909年间,美国曾单方面宣称对格陵兰岛部分地区拥有主权,但在与丹麦的外交谈判后放弃了该主张。
1946年,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向丹麦提出以1亿美元购买格陵兰岛,但遭到丹麦当局拒绝。
冷战时期(1947-1991),美国在格陵兰岛建立了图勒空军基地(后改名为皮图菲克太空基地),用于监视苏联导弹活动。
2019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表示希望购买格陵兰岛,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丹麦政府的强烈反对。
2024年,候任总统特朗普再次提出收购格陵兰岛的要求,强调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丹麦当局再次严辞拒绝,丹麦王室怒改国徽,宣誓格陵兰岛主权。
不可替代的地缘政治优势
分析美国对格陵兰岛垂涎百年的原因,最核心的因素就是其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及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格陵兰岛位于北极圈内,是全球最大岛屿,人口超过5.6万人,现时是丹麦的自治领土,位于美国和欧洲之间,是连接北美、欧洲与亚洲的重要枢纽。持有格陵兰岛控制权将使美国在北极的地缘政治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不仅能有效遏制俄罗斯在远东的影响力,而且格陵兰具重要战略价值,蕴藏稀土、天然气等资源。
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层融化,北极航道逐渐开通,格陵兰岛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控制格陵兰岛意味着能够在未来北极航道的开发中占据地缘优势,进而重塑北极地区的主导权归属。俄罗斯近年来加大了对北极地区的军事部署和资源开发力度,而美国则希望通过控制格陵兰岛来平衡俄罗斯在该地的影响力。北欧地区是俄罗斯的重要周边区域,美国对格陵兰岛的执着被分析人士看作是为了封锁俄罗斯的“前沿哨所”和“桥头堡”。
巨大的军事战略利益
从军事战略角度考虑,格陵兰岛靠近俄罗斯,控制该岛有利于美国完善其导弹防御体系,增强对俄罗斯导弹威胁的预警和拦截能力。同时,这也使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军事活动受到更多制约,美国可在该岛上部署军事力量,对俄罗斯的潜艇、军舰和飞机进行实时监控。
诱人的经济利益和产业链潜能
格陵兰岛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稀土金属、铁矿石、铀和钻石等。稀土金属对于现代高科技产业(如电动车和芯片制造)至关重要。据公开数据显示,岛上蕴藏巨大的稀土元素潜力,此前曾在克林格斯和萨法托克等地点发现大量矿床。掌握该岛资源将使美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优势地位,减少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增强其经济及科技竞争力。俗话说,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美国。格陵兰岛的首府努克附近曾发现了海上石油,还在该岛的东海岸发现了北极最大的油气田。美国一项地理报告显示,格陵兰岛有175.3亿桶石油资源,以最新全球油价计算,价值超1.2万亿美元。
此外,格陵兰岛的水力资源丰富,未来可能发展清洁能源出口。该岛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丰富的风能和水能资源。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新能源开发将为格陵兰岛控制者提供新经济增长点。尽管格陵兰岛位于高纬度地区,但在夏季,长时间的日照也为太阳能开发提供了条件。未来,格陵兰岛或将吸引大量国际投资者,充分释放其清洁能源产业链潜能。清洁能源的开发建设,跨国能源合作、水力发电、绿色氢能源等项目将在这里蓬勃发展。
“美国优先”和“霸权主义”外交的考量
特朗普一直奉行“美国优先”的政策,购买格陵兰岛符合其维护美国经济安全利益及其他战略考虑。通过控制这一重要地区,美国可以在与盟国和竞争对手的博弈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除了国家层面的利益之外,特朗普的激进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政策也在美国深受“红脖子”人群拥戴。
从外交的角度考量,特朗普的购岛行为引发了丹麦等盟国的强烈反对,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美国与盟友关系的考验。虽然短期内可能造成一些外交摩擦,但从长远来看,特朗普可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重新定义美国与盟友之间的关系,使美国在联盟中占据更加主导的地位。
此外,格陵兰岛归属问题也始终让美丹关系处于微妙状态。丹麦于1949年加入北约,是美国二战后的重要军事战略盟友之一。据1951年美丹签署的《格陵兰岛防务协定》,美国可以参与格陵兰岛的防御工作。因此,美国将这一防务协议作为依据,在格陵兰岛建立了太空及军事基地。
但到了1953年,丹麦通过了一项法律,明确拒绝为美国或其他北约国家提供军事基地或部署核弹头。在涉及核武器和领土主权的问题上,丹麦的态度尤其谨慎。在1953年的新律中,丹麦开始禁止美国进入格陵兰岛或法罗群岛。
到2023年12月19日,丹麦政府宣布与美国达成新防务合作协议,允许美国军队永久驻扎在丹麦领土上。这标志着丹麦国防政策的重大转变,结束了长达70年的禁令。丹麦将允许美国使用位于日德兰半岛南部、中部和北部的卡鲁普、斯克里德斯楚普和奥尔堡的三个空军基地。
目前来看,丹麦宣布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还是因其地理位置特殊。丹麦地处波罗的海出海口,扼守着从北海进入波罗的海的咽喉要道,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两国的防务合作不仅将提高北约内部的军事协调性,提高整合资源的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为丹麦规避了卷入地缘政治冲突的风险。但在岛屿的控制权和归属权上,丹麦立场强硬,寸步不让。
特朗普为何要夺取格陵兰岛?
特朗普在处理格陵兰控制权问题上也充分体现了其“地产开发商”的个人色彩。他习惯于用房地产商人的思维来处理国际政治问题,购买格陵兰岛在特朗普看来就像是购买一块具有巨大潜力的地产,能为美国带来丰厚的回报。
从特朗普在确认当选的首次讲话来看,如今的他有着很强的扩张主义倾向。其“扩张计划”不止格陵兰岛,他还在日前提出要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甚至想将加拿大变成美国的第51个州,引加拿大当局强烈不满。这种扩张主义倾向与美国历史上的“扩张主义精神”相似,使国际社会担忧,更使其盟友敢怒不敢言。
美国会如何平衡对格陵兰岛的战略需求以及与北约盟友的关系?
未来,在军事领域方面,美国必然会继续加强在格陵兰岛的军事力量部署,增加军事人员、升级军事设施。通过这种方式,美国可以在不直接控制格陵兰岛的情况下,增强在该地区的军事影响力,同时敲打丹麦,监视远东地区。
此外,美国或还会争取与丹麦及格陵兰岛合作开发当地矿产资源,通过经济合作与盟友国互惠互赢,拉近关系,维持在军事等问题上“重拳出击”、经济上“适当怀柔”的政策。除此之外,美国或还会利用丹麦与格陵兰岛的内部矛盾,强调格陵兰人对岛屿的自治权,通过岛内公投的形式实现“独立”,从而转向美国的怀抱。但如今谈论这一话题还为时尚早,丹麦和格陵兰自治政府还未对其独立有任何布局,美国在短时间内也将难以实现“名正言顺”的购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