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尚宏
一个立法会选举参选人,如果能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一方面,立法会参选者们再仅仅靠喊口号去争取选民的投票未免有些“落后”。另一方面,选民在面对其选区的参选者们时,他们更愿意心水投给那些肯做实事的参选者。
中央政府,特区政府以及特区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正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果议员只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口号,但面对具体的公共议题时缺乏基本的专业理解,就无法为市民想出好的民生政策,亦无法有效协助特区政府制定及修正出细致、有效且可执行的法案。这就会导致“好心办坏事”。
要想向外界讲好香港故事,纯粹再以意识形态划分都是通过审查的爱国爱港参选人是“无中生有”,亦会导致产生非黑即白、“扣帽子”的对立思维,压缩了理性讨论和务实妥协的空间。
在爱国者治港的大背景下,选民喜欢的不是“最会说话的人”,而是“最会做事的人”。在笔者看来,那些通过审查资格的立法会参选人,在具专业能力并能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可行政策的情况下,在本次换届选举中,将会成为“抢手货”。因为选民实质上追求的是一种“以专业为基础”的立法会参选人。
以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最近货运飞机在香港机场发生致命事故令人揪心。事实上,在机场这个社区中,有近七万的机场从业员,这当中蕴含宝贵的选票资源。他们不是不想投票,而是能够选到一个愿意关注他们的员工福利并并肯为有关当局提出优化建议的参选人。政府当局亦乐见一个接地气,懂机场运作知识,能聆听行业人士意见,能提出可行政策的参选人。若真有这样的参选人,试问哪个机场从业选民不会主动投票?
特区选民青睐要那些具备正确价值观、并且尊重专业、善用专业知识来实现公共利益的立法会议员。期待新一届参选人,能重民生,重专业,重务实之人。
(本文作者系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成员,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今日热搜
本周热搜
本月热搜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