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澳门、深圳、广州昨天(2日)上午同步举行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接力传递活动,四城火炬并于昨天下午齐聚广州,进行融火仪式。“三地联动、四城同传”,是次火炬传递活动生动演绎粤港澳大湾区办好全运会的拚劲,火炬手的组合,更展示出湾区的国际形象,以及粤港澳各界对未来建设的美好愿景。香港应发挥中华文化传播窗口的独特优势,在全运会期间,向世界展现出中华民族健康、自信的一面,推动中华民族在全球社会中踏步向前。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举办全运会的初衷。中国健儿近年在世界体坛屡创佳绩,奥运会奖牌榜“含金量”节节上扬,展现民族矫健英姿,令我们得以昂首挺胸,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除了积极培养运动好手,国家也高度重视全民健身事业,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积极推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本届全运会选择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不论我国还是海外民众,都可以认识到湾区除了是干事创业、成就梦想的地方,还有朝气勃勃的人文风采,有众多体育休闲设施等待大家探索游玩,从而更全面展现出这里是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这次火炬传递共设火炬手200棒,每个城市跑动50棒,每棒跑动50米至100米,在全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三地联动、四城同传”,整个过程充分展现三方面特质。
一是湾区持续增强的经济创新能力。火炬传递路程,部分交由机器人、直升机执行,这些都是湾区正全力发展的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的标志性产品,向大众展示湾区全面发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贡献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意志。
二是湾区各市相辅相成的历史底色。粤港澳山水相连,自古文化相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在短时间内急速发展出繁华的城市群,离不开粤港澳三地民众运用彼此力量相互成就。一批亲历过改革开放初期的港澳企业家、专业人士、影视工作者,现身内地火炬传递路线,与香港现场的火炬手遥相呼应,提示大众湾区民众要承先启后,凝心聚力,为大湾区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作贡献。
三是各个阶层共同参与。火炬传递的路线上,除了运动员和知名人士外,还有一些普罗大众的代表,内地的有环卫工人、外卖骑手,香港的有少数族裔。举办体育竞赛,不只是搭建让运动员全力争胜的舞台,更是促进健康社会的重要渠道。筹备体育盛事,需要全社会民众一同关注与投入,不论当观众在场外呐喊支持,还是投入赛场担任义工,都是一场精彩体育盛事必不可少的一环。火炬手跨越不同界别,传递出全民广泛参与体育运动,不分背景与年龄的重要信息。
第十五届全运会将于11月9日开幕,将有2,100多名运动员、1,000名代表团官员和800多名技术官员合共超过4,000人参与香港赛区赛事,众多香港市民也会积极参与。香港作为联通内外的“超级联系人”,又是传播中华文明美好形象的重要窗口。社会期盼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能够通过香港向全世界进行精彩诠释,呈现一届彰显制度优势、展示湾区特色、体现岭南风格的体育盛会。香港市民要从火炬传递活动中体会粤港澳心连心办好全运会的磅礴意志,汇聚更强能量,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贡献力量。
今日热搜
本周热搜
本月热搜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