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 孙艺宁)11月1日香港报道:为进一步提升香港青少年对国家历史与民族命运的理解,传承民族精神、厚植国家情怀,由香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主办的“第二届情系中华香港青少年作文暨朗诵大赛”,于今日(11月1日)举行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今届大赛邀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全国政协常委、基金会会长谭锦球,基金会主席陈鸿道,香港再出发大联盟秘书长谭耀宗,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兼大公报社社长、香港文汇报社社长李大宏,紫荆杂志社社长杨勇,基金会常务副主席吴联喜、何芷韵、范荣彰,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委员蔡德升、顾敏康,香港中和出版社总经理、总编辑陈鸣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公司注册处处长黄洁怡,香港直接资助学校议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卢裕敏,香港文舞汇教育中心校监张晓庆,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总干事刘冼静仪,中国日报亚太分社副总经理谭雁,以及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供版部主任莫倩,联同各界嘉宾、参赛学生、学校代表及媒体等近400人出席。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在致辞中表示,各位同学以文字和声音表达对香港和祖国的祝福,展现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国家发展的憧憬和承担。今年适逢抗战胜利80周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教育局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尤其希望年青一代学好历史,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我们持续以“多重进路、互相配合”的方式,让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学与教,厚植家国情怀。

基金会会长谭锦球在致辞时表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加强香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金会创立了“情系中华”品牌活动,邀请全港中小学生以作文创作及朗诵为媒介,增进家国情怀和身份认同。第二届大赛以“回归”和“抗战胜利”为主题,引导同学们探索历史事件,加深对国家和香港发展进程的了解和认同。

基金会主席陈鸿道表示,自近代以来,香港的命运始终与国家休戚与共。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香港同胞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赤子之心。这段血脉相连的历史,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真实、最深刻的情感资源,需要一代代年轻人弘扬和传承。他寄语青少年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自觉承担时代使命。

同日,基金会举行《第二届情系中华香港青少年作文暨朗诵大赛优秀作文选编》新书发布仪式。 该书由基金会主编,精心挑选147篇参赛学生的中英文优秀作品结集成册,并将于香港各大书店、公共图书馆公开面世,让社会与广大读者分享香港青少年真挚的家国情怀。




总决赛现场,参赛学生以真挚情感与青春视角,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情真意切。经过激烈角逐,最终12位优秀学生成功晋级总决赛。最终,来自嘉诺撒小学(新蒲岗)的张梓琳、来自圣保罗男女中学附属小学的冯靖霖、来自拔萃女书院的邓伯雯以及来自圣保禄学校的蔡宛谚,4人分别获得小学中文组、小学英文组、中学中文组及中学英文组总冠军。

基金会常务副主席何芷韵发表谢辞,感谢所有出席嘉宾及评判,感谢支持机构和协办机构,学校、家长、同学们和媒体朋友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她表示通过本次大赛,欣喜地看到同学们展现的不仅是才华横溢的文采,更是字里行间那份深沉的家国情怀与坚定的责任担当。
此次活动获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担任支持机构,协办机构包括: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香港岛校长联会、九龙地域校长联会、新界校长会、东华三院、保良局、九龙乐善堂、仁济医院、仁爱堂、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中学、小学、幼稚园校长联会、香港佛教联合会、香港道教联合会、香港津贴中学议会、香港资助小学校长会、官立小学校长协会、香港直接资助学校议会及政府中学校长协会。
今日热搜
本周热搜
本月热搜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