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守护人民健康,不仅承载著中华文化的千年智慧,也为市民的健康提供了多元化的保障,是世界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长官在刚公布的《2025年施政报告》中明确指出,特区政府会加大推动香港中医药发展。今年是香港中医药发展的盛事之年,医务卫生局会在年底前公布《中医药发展蓝图》,内容涵盖临床服务、跨专业服务体系、专业发展、中医药质量水平、中药国际标准、科研产业创新、中医中药文化,以至中医药走向世界等。

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就提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积极配合国家战略,全力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香港发展中医药,具有独特的双重优势:我们既有祖国深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和底蕴,也有与国际接轨的医疗体系、科研实力和营商环境。特区政府正整合这些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助力香港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香港中医医院及政府中药检测中心永久大楼将于今年12月分阶段投入服务。我们会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汇聚粤港澳大湾区与内地其他地区及海外的专家来港,探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特区政府发展中医药的投入和推动工作可分为以下五方面︰开启香港中医医院服务、提升产业标准、加强人才培训、推广中医药文化,以及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
香港中医医院将于12月起投入服务
香港中医医院将于今年12月起分阶段投入服务,象征本港中医药服务从基层医疗迈向第二层、第三层医疗的重要里程碑。作为本地中医药旗舰机构,香港中医医院将肩负五大发展任务,包括医疗服务、教学及培训、科研、多方协作及创造健康价值,并积极发挥“转化者”的角色,与中医药业界和持份者紧密合作,推动中医药在本地、粤港澳大湾区,以至国际的整体发展。
中医医院将提供纯中医、中医为主及中西医协作服务,服务模式包括住院、日间住院、门诊及社区外展服务。此外,中医医院在开院时将会全面开展六个中医分科服务,包括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科及中医针灸科服务。同时,为更精准对接市民的医疗需求、中医治疗的优势、人才配套和协作支援,中医医院将挑选 23 个合适的病种,策略性地发展中医专病服务。
持续推动中药标准化
为促进香港中医药界发展及提高业界整体水平,特区政府早于2019年启动中医药发展基金,为中医药界提供包括人才培训、诊所设施改善、产品质量管理、技术支援和中成药注册等方面的资助,以全方位提升行业整体质素与竞争力。此外,特区政府积极协助香港中医药业界开拓内地市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香港注册的传统口服及外用中成药可透过简化审批程序于内地注册。为配合上述惠港政策,基金已增设粤港澳大湾区中成药产业发展支援计划,为香港中成药制造商或批发商提供注册申请费用的资助。
卫生署持续推动中药标准化工作,目前已出版了11册《香港中药材标准》,在国际上已获得一定认可。此外,卫生署成立的“政府中药检测中心”专责中药检测与科研工作,致力建立国际认可的参考标准及高通用性的检测方法,并透过技术转移分享成果,鼓励业界应用先进技术提升产品质素和加强质量控制。检测中心永久大楼于今年12月正式启用后,将能更集中和高效地运用资源,进一步促进香港中医药品质量提升的与国际化发展。
积极推动专业人才交流培养
《中医药条例》的实施,明确界定了中医的执业范围及职能,并为其专业水平的评核及监管提供了清晰的法律依据。目前香港共有三所大学提供中医学本科课程,另外个别大学亦有开设中药学本科课程,为培养中医及中药人才提供了重要途径。分布于18区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除提供中医药门诊服务外,更承担临床培训与科研任务,成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平台。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特区政府积极推动中医药领域的专业交流和人才培养等工作。自2019年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关于中医高级临床人才培训的合作协定》以来,双方持续深化合作。2023年起医务卫生局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合办的“香港中医药人才培训项目”,为香港中医药长远发展培养及储备高质素人才。此外,医院管理局的“大湾区中医访问学者计划”及“大湾区进阶中医住院临床培训计划”等培训或交流项目亦顺利展开,为本地中医药人员提供前往内地进修及与内地中医专家交流的宝贵机会。
为进一步加强人才培育,特区政府通过基金资助多项中医药专业人员培训的项目,当中包括“配合中医医院发展需要的人才培训项目”,有系统性地为中医医院未来运营储备高水平人才。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并促进中医药专业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的双向交流,推动跨专业协作能力培养,扩展临床实习机会等,以全面提升人才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满足专业长远发展需要。
在科研方面,政府鼓励中医药从业人员参与研究创新的工作。通过基金项下的“中医药应用调研及研究资助计划”,以资助具前瞻性和实用价值的高质量研究项目。同时,特区政府透过多个高端平台,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香港中医医院及政府中药检测中心,以推动中医药的科研创新及成果转化。其中,坐落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充分发挥香港高度国际化、高水平医疗专业和科研的独特优势,协同大湾区资源,为香港与内地中药产品就开展符合国家及国际标准的多中心跨境临床试验,提供高效协调与专业支持。

200多项中医药文化活动增强市民信任
在文化推广方面,本港业界及多个民间团体一直致力推广中医药,并弘扬中医药文化。政府透过基金的“中医药推广资助计划”,资助合资格机构举办各类中医药宣传及公众教育活动,覆盖不同年龄层市民,有效提升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并展示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2024年,医务卫生局举办首届“香港中医药文化节”,伙同中医药业界及社会各界团体推出200多项多元化的中医药文化活动,增强了市民对中医药的认知与信任。
自2025年6月起,政府进一步透过基金资助及政策支持,鼓励更多国际性与区域性的中医药大型会议、展览及盛事在香港举办。今年12月,第七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将闪耀香港。本届大会除邀请内地相关领导及知名中医药专家学者参会外,还将广邀国际中医药权威专家学者及各界国际代表参与。这不仅是一场业界顶尖盛会,更为推动中医药创新、深化区域合作、引领未来发展提供重要平台,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中医药国际交流枢纽的地位。
首间中医医院将探索“香港模式”
特区政府一直积极加强香港与内地在中医药方面的协作,共同推动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医药发展。其中,政府高度重视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参与角色,并以《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为指导框架,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建立的协作机制,系统推进“医疗、创新、人才、产业及国际化”五大高地建设,强化粤港澳三地在信息互通、政策协调及经验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协同发展。此外,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其相关补充协议下,多项政策措施已相继落实,为香港中医师赴内地执业和设立医疗机构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香港凭借“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积极扮演助力中医药“走出去”的桥头堡角色。我们期望在未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中医药管理标准、服务及教育体系,并构建国际认可的中药质量标准,以增强中医药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同时鼓励跨区域的科研创新与合作交流,以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香港首间中医医院将探索和建立纯中医及中西医协作临床服务的“香港模式”,建立优质规范,透过与内地及国际医疗机构建立更紧密的沟通,善用香港的国际地位优势,期望在国际层面推广中医药服务。卫生署将持续致力完善中药标准及检测方法,建立与国际衔接的中药质量标准,积极向国际社会推广其科研成果。
展望将来,随著《中医药发展蓝图》的公布与中医医院及检测中心永久大楼的启用,香港中医药发展将进入新里程。我们将继续以市民健康为导向,推动现代化及专业化的中医药发展,并深化区域与国际合作,积极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善用香港作为国际化城市的优势,致力让香港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为传承中华文化、促进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5年11月号)
今日热搜
本周热搜
本月热搜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