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张清语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明确宣布成立AI效能提升组,统筹指导各政府部门高效应用AI技术,以优化政府整体运作效率、升级公共服务水平。为深入解读该小组的工作与未来规划,本刊记者专访特区政府AI效能提升组组长、特区政府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与读者分享相关工作细节与未来香港AI应用蓝图。
AI效能提升组三大工作方向
在谈及AI(人工智能)技术的时代价值与政府应用布局时,卓永兴明确指出,AI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信息技术之一,是推动智慧城市、新质生产力及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亦是强化公共治理的重要工具。
为达成AI效能提升组提升政府服务效率的成立目标,卓永兴进一步阐释小组的三大核心工作方向:统筹和指导各政府部门于工作中有效应用AI技术、研究重组部门工作流程及推动部门进行科技革新,提升效能。通过这三方面的工作,AI效能提升组会检视部门现时的工作流程及科技应用,以新思维应用新科技如AI,有助政府的工作在科技创新的大环境下,与时并进,不论是为市民提供服务,还是处理政府内部的日常运作,都能提升效率、精益求精,让政府的资源得到善用,为市民带来更便捷、更优质、更具温度的政务服务体验,切实提升市民在政务服务中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满意度。
AI效能提升组会广泛检视各政务范畴。在评估应用AI技术方案时,考量应用对公共服务使用者和部门可带来的好处、采用技术涉及的资源和采用技术的安全性。

数字办将推“AI旗舰项目”
在推动跨政府部门协作方面,AI效能提升组发挥著指导、统筹的顶层设计功能,从香港政府的宏观视角出发,就不同部门的科技应用和业务流程,给予督导和指示,并促进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互用,提高政府运作和服务效能,最终达成提升政府整体运作效率与公共服务质量的核心目标。
在AI效能提升组的督导下,数字政策办公室(数字办)将协助部门推行具影响力和扩展性的“AI旗舰项目”作为示范案例(例如利用AI自动查核申请人提交的资料,加快处理及审批各类牌照和申请),推动其他部门善用AI,并将在未来两年陆续推出“AI旗舰项目”。数字办计划为“智方便”及“数码企业身份”加入“AI助手”,解答用户查询及提供个人化服务,并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推荐合适的资助计划和公共服务支援,为市民大众提供更贴心的政务服务。数字办亦会就数据分析、客户服务,以及文书处理等日常政务工作,推出包括不同现成应用程式的“AI工具箱”,推动各政府部门更广泛应用AI,目标是于2026年内涵盖100个政务环节,并于2027年内增加到200个。
香港有望成为全球AI发展枢纽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5年《施政报告》提出,政府会加大推动AI作为香港未来发展的核心产业,以“加强基建,推动应用导向”为策略,在重视防范安全风险的意识下,推进AI+发展,促进AI在各行业广泛深度融合,实现“AI产业化、产业AI化”。香港在筹划AI政务工作时,会适当借鉴其他城市的AI政务应用经验。
香港在发展AI产业的进程中,具备科研、资金、数据、人才的优势,并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有望成为全球AI发展枢纽。在数据方面,香港亦会加大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通过继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香港)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标准合同》等便利措施,安全有序地促进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为AI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以安全为舵,应用为帆
AI效能提升组将在确保安全、可控的情况下推动部门广泛应用AI。政府十分重视AI应用的治理和风险防范。数字办已经发布《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指引》,以及《人工智能道德框架》,为开发、设计、处理及安全使用AI服务提供指引及建议。内容涵盖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应用局限、潜在风险与治理原则,包括需关注的资料泄露、模型偏见和错误等技术风险等。
因应AI的发展,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发布了各项指引,提供有关AI管治和保障个人资料私隐的建议。律政司亦将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检视更广泛应用AI所需的法律配套。
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的成立,亦将有助相关研究及向政府提供推动香港人工智能发展的建议,包括优化人工智能治理等范畴。
AI效能提升组的一系列布局不仅让AI技术深度赋能政务服务、惠及市民与企业,更依托“一国两制”与大湾区协同优势,为香港AI产业打开了发展的广阔空间。未来,随著各项规划逐步落地,香港有望在全球AI浪潮中,既守住安全根基,又释放创新活力,借助AI技术为民服务、助港发展。
(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5年11月号)
今日热搜
本周热搜
本月热搜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