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政府再放大招:港八大非本地生比例拟增至50%-紫荆网

特区政府再放大招:港八大非本地生比例拟增至50%

日期:2025-09-15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特区政府再放大招:八大高校非本地生名额拟突破50%!本地生会否受影响?

消息指,行政长官李家超本周三(17日)发表的《施政报告》,将再出政策利好,允许八所资助大学招收更多非本地本科生,比例上限拟由40%提升至50%。

关键答案来了:本地生15,000个资助学位名额,一个都不会少!

香港高校2018招生起跑内地高考生入读香港高校攻略

招生名额具体变化

非本地生名额增加:目前八大招收非本地本科生的上限是本地资助学位的40%。新政策打算把这个比例提高到50%。也就是说,大学可以收更多来自内地和海外的学生了。

本地生名额不变:特区政府每年保证给香港本地学生的15,000个一年级资助学位名额一个都不会少,不会因为多招了外地生而被挤占。

为何要增加?

名额不够用:其实去年(2024/2025学年)才刚把上限从20%翻倍涨到40%。但像港大校长张翔最近就说,今年9月港大收的非本地生已经快满40%了。其他大学校长也向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反映,40%的额度都用完了。

吸引全球人才:政府觉得香港有能力也应该吸引更多国际学生来读书,提升香港作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的地位。

保证质量:香港大学校长张翔提到,增加名额没问题,但必须保证招进来的学生素质够好,而且学校里的宿舍、教室等“硬件”和老师等“软件”也要跟得上才行。

学费怎么收?

额外名额,不花公帑:大学招这些非本地本科生,用的是“额外”的名额,花的不是政府原本给本地生的那份教育经费(公帑)。

以明年(2025/2026学年)为例:

本地生学费:大约$44,500港币一年。

非本地生学费:每年$160,000到$218,000港币不等。

香港高校国际排名表现亮眼

香港高校在国际排名中表现出色,根据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香港共有5所大学跻身全球百强,包括:香港大学(第11位)、香港中文大学(第32位)、香港科技大学(第44位)、香港理工大学(第54位)、香港城市大学(第63位)。

若以城市为单位计算,香港是全球唯一同时拥有5所百强大学的城市,百强大学比例高达56%,超越纽约、伦敦及多伦多,突显香港在国际高等教育中的领先地位。

此外,香港高校在学科排名方面同样表现卓越。根据202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香港共有6个学科进入全球前十,比去年增加2个,具体如下:港大牙医学(全球第2位)、港大教育学(全球第3位)中大护理学(全球第5位)、港大语言学(全球第9位)、中大语言学(全球第10位)、港大运动科学(全球第10位)这些成就充分展现了香港高校的科研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政府支持香港高校走向国际

香港高等教育的国际成就,离不开特区政府在政策与资源上的全力支持。教资会根据各大学的发展定位与学科特色,进行精准资源分配,帮助各高校巩固优势领域,从而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这种策略性支持,为香港在国际高等教育版图上的领先地位提供了坚实基础。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李博扬 校对:刘可熠 监制:张晶晶
【2025施政报告】李家超:照顾不同阶层住屋需要
【2025施政报告】李家超:确保北都发展符合香港利益
【2025施政报告】施政报告为加快发展提出清晰目标
【2025施政报告】施政报告勾划香港发展蓝图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