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许鸿鹄
随著香港立法会换届选举将于年底举行,这座国际都市再次迎来民主实践的重要时刻。本次选举不仅关乎香港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更承载著市民对良政善治的殷切期盼;事实上,在完善选举制度后,立法会终于回归正常运作轨道,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需要全体市民共同珍惜与维护,也只有靠大的一票踊跃支持,这个不受外国势力干预、行政立法关系重回正轨的立法会,才可以更好的反映意见,为香港“由治及兴”提供必要的动力和助力。
立法会是特区架构重要部分
立法会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在政治架构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根据《基本法》规定,行政、立法、司法机关既互相制衡又互相配合,共同构成香港管治体系的核心支柱。立法会肩负著汇聚民意、监察政府、制定法律和完善公共政策等重要职能,每一项决策都与香港整体利益和市民福祉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等八大中心的大背景下,立法会在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的作用愈发明显。
回顾过去,完善选举制度前的立法会曾长期被“反中乱港”势力骑劫。议会内“拉布”成风、流会频仍,议员恶意侮辱政府官员、阻挠特区政府施政的现象屡见不鲜。更令人痛心的是,部分议员公然勾结外国和境外势力,除了跟外国政客暗通款曲、眉来眼去,更公然请求外国制裁特区政府官员及司法人员。这种乱象不单严重破坏立法会正常运作,更不可避免地动摇香港的繁荣稳定根基。
立法会运作终于拨乱反正
犹幸,2021年本港选举制度改革后,立法会终于实现拨乱反正。现届立法会审议通过法案约130项,较上一届同期超出60%;财委会审批261个专案,总承担额达6,972亿元,当中包括拨款约5,200亿元支持124个工程项目,推动土地发展、增加房屋供应等民生工程取得显著进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顺利通过,香港终于履行宪制责任,完成回归二十多年来都未能完成的《基本法》第二十三条本地立法,这份成就和光荣,现届立法会绝对与有荣焉。
特区的立法工作交出亮丽成绩单,离不开创新的行政、立法机关沟通机制。现届政府引入的前厅交流会,至今已成功举办20次,成为行政立法良性互动的重要平臺。今年年初进一步优化安排,以事务委员会为基础分组讨论,成效更为显著。而“立法会行政长官互动交流答问会”则革新了传统模式,实现了真正的双向沟通。这些制度创新使行政立法关系回归理性,议政品质与效率同步提升。
选出能干的爱国者贡献香港发展
毋庸讳言,本次换届选举的核心是选贤与能,在“爱国者治港”大原则下,候选人必须真正代表香港整体利益,具备建设香港、服务市民的能力与担当。市民在年底的选举中应积极行使投票权,选出心仪的议员。这不仅是民主权利的体现,更是对香港未来的投资。
当前,香港正积极投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北部都会区发展。立法会在经济持续发展、土地规划、房屋供应等领域发挥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选出合适的爱国者进入立法会,确保行政和立法机构都坚定站在爱国者同一战线上,社会才能凝聚改革共识,政府方可推动创新改革举措。
香港的自由、多元、开放和稳定来之不易,立法会的正常运作更是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每位市民都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在选举日积极投票,选出真正有能力、有担当的议员,这不仅是维护自身权益的体现,更是对香港未来的责任与担当。让我们携手同心,在今年十二月用选票为香港的美好明天投下坚实的一票!
(作者系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成员,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