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扛活” 全球首个“智能体工厂”落地湖北-紫荆网

人形机器人“扛活” 全球首个“智能体工厂”落地湖北

日期:2025-09-06 来源:香港新闻网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随著人形机器人迅猛发展,工厂里已有了机器人在流水线上“扛活”的身影。近日,全球首个“智能体工厂”落地湖北荆州。记者9月5日采访了解到,在这家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的洗衣机工厂,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多种智能体活跃在质检、物流、巡检等岗位上,为实现无人化的“黑灯工厂”奠定了技术基础,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授予“世界首个智能体工厂”称号。

WRCA世界纪录认证官马克西姆认为,智能体在中国这家工厂的成功落地为全球制造业树立了“智能生产”新标杆,彰显出中国在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方面的引领地位。

nv6a4543-069938088
“智能体工厂”里的人形机器人

智能体“扛活”提效80% 防错100%

几个月前,美的首款人形机器人首次进入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实习”。如今,它和另外一些机器人智能体已经可以丝滑地“秒级”响应,完成传统人工的“小时级”任务。美的首席数字官张小懿介绍,“智能体工厂”由“工厂大脑”进行协同,目前有具身机器人、机械臂、自主移动机器人、注塑机、摄像头、传感器等在内的14个智能体来执行任务,相当于“四肢”,这一切将工厂里的人、机、生产物料、环境等生产要素进行协调控制。

目前,该智能体工厂已覆盖了38个核心生产场景,从主动搬运送检,到物流运送、质检、消防巡检等多道工序,智能体运用感知、决策、执行、反馈和持续优化的能力,将该工厂的核心工序平均效率提升80%以上,关键工序防错率达到100%。

nv6a4548-069931744
“智能体工厂”里的物流机器人

质检、搬运、巡检……机器人在“黑灯工厂”自主作业

例如,在注塑区,人形机器人“美罗”可以毫不费力地用自己两个3公斤负载的双臂,将一个9公斤重的洗衣机桶搬运到检测站。做完该动作后,它又立即从“工厂大脑”那里接收了一项新任务:进行消防安全巡检,于是它很快进入下一阶段任务,开始检查设备状态。

“美罗”并非单兵作战,在它附近,一队物流机器人也在有序运作。当摄像头把货架情况同步给“工厂大脑”,大脑就指挥“物流智能体”进行搬运,这一智能体具备动态路径感知、行人识别、自主绕障等能力,就像一台台公路上的汽车,在红绿灯、交通标志、交警的引导下可以快速高效将车间物料搬运到位,且不会产生拥堵等车。”

在可靠性实验室里,“巡检机器人”则巡视著一排排正在运行的洗衣机,检查控制面板和运行状态。作为一个“会思考、能决策、懂协同”的机器人,当看到洗衣机完成上一个实验任务后,它会自动操作洗衣机面板启动下一个实验任务,因此可以做到全程无人化巡检。美的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徐毅介绍,它每30分钟可以完成一次全面巡检,频率是人工的两倍,而且准确率更高。

nv6a4550-069928356
“智能体工厂”流水线上的人形机器人

为全球制造业提供“智能体工厂”范式

在近日举行的认证仪式上,WRCA世界纪录认证官马克西姆谈到:“中国的这家工厂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从能源、生产到品控、运维等全场景的AI智能体自主服务与协同,其场景广度、落地深度(从整个工厂、车间、产线进而深入到工位)均无现有对标案例,为全球制造业树立了智能工业生产新标杆,彰显出中国在‘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方面的引领地位。”

张小懿认为,智能体工厂的示范以实践表明,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终端能够在工厂大脑的统一调度下,以多智能体协同进行作业,有效提升了作业效率。“2024年,美的人工智能的应用就节省了超过300万个小时原本需要人类完成的工作,从而大幅降低了成本。”

他同时谈到,尽管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很快,但真正规模化的应用还在探索中,而“智能体工厂”则为解决黑灯工厂的最后一公里奠定了技术基础。“接下来会将智能体覆盖的场景数量进一步扩大,加入更多的具身智能终端设备,持续推动工厂大脑持续进化。”据悉,这一智能体工厂解决方案将快速复制到集团全球范围内的其他工厂,助力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

来源:香港新闻网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安涛 校对:周默 监制:张晶晶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即将回国
神二十乘组工作日志“上新” 多领域空间科学实(试)验进展顺利
西十高铁正式启动全线铺轨
10月1日起铁路客运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