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杨勇 连振海
新疆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拥有166.4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5,700多公里的边境线,对于很多人来说,广袤而神秘。盛夏7月,中国记协主办的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高层参访团抵达新疆,亲身感受新疆各地经济发展、文旅繁荣、媒体融合等领域的最新情况。在为期一周的参访中,一个意气风发、充满活力、民族和睦、社会和谐的新疆向我们徐徐展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新疆不再是边远地带,而是一个核心区、一个枢纽地带。


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
在喀喇昆仑的巍峨山川之间,中巴友谊公路犹如一条巨龙,在雪域高山中蜿蜒前行。当采访团队的车辆行驶在海拔三千多米帕米尔高原的时候,我们惊讶地发现,由于前方准备通关的车辆太多,高原公路上竟然形成了一公里多的长龙。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位于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巴经济走廊交汇处,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地缘优势。新疆“五大战略定位”中,排在首位的是“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新疆紧紧抓住共建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历史机遇,“立足国家所需、新疆所能”,把新疆对外开放发展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数字是最有力的说明:2022年至2024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突破2,000亿、3,000亿、4,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实现三年三级跳!2025年,新疆外贸更是启动“加速度”:前5个月,新疆进出口总值2,276.7亿元,同比增长22.9%。目前,新疆与222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贸易往来,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值同比增长13.8%,占比84.8%。新疆现有19个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新疆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朋友圈”越来越广。
我国“最年轻”自由贸易试验区
2023年11月,我国第22个自贸试验区——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这也是我国在西北沿边地区首个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三大片区立足各自功能定位,在新疆结出累累硕果。


走进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出口汽车产业园,长安、比亚迪等品牌汽车整齐停放在广场上。这个园区已入驻多家汽车服务企业,初步形成汽车出口服务企业聚集效应,今后还计划引入润滑油、配件加工等企业,进一步延伸汽车产业链。而在喀什市自贸服务中心的中亚南亚商品展示区,则汇聚了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南亚国家的特色商品。展示区员工麦尔比亚.亚森说:“这里的上百种产品,都是新疆和中亚五国的特产,比如吉尔吉斯斯坦的蜂蜜,哈萨克斯坦的驼奶粉、巧克力、咖啡等。”截止今年6月底,喀什片区共有4,086家企业入驻,成立仅一年半的时间就已增加1,886家企业。
喀什片区的发展得到了深圳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深圳援疆)的大力支持。深圳援疆会同喀什招商部门赴国内外洽谈对接商协会、企业350余家,推动落地项目38个。为进一步完善新疆营商环境,深圳国际仲裁院设立喀什分院,辐射中亚、西亚、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了当地的一张“新名片”。下阶段,深圳援疆还会协助喀什有关部门推动制度创新,吸引深圳、香港等地法律人才服务喀什。
喀什片区的快速发展只是一个缩影。2024年,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额达1,899.75亿元,贡献了全疆43.66%的进出口额。截至2025年5月,试验区新设立企业1.5万余家,企业总数达4万余家。
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新疆国际大巴扎是乌鲁木齐市著名地标性景点之一,有3,000余家商铺,是集特色建筑、民俗风情、风味美食、乾鲜瓜果、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歌舞为一体的景区。当我们走进新疆国际大巴扎,步行街上已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从天南海北汇聚于此的游客举起手机、相机,在“我在新疆大巴扎很想你”“我在新疆大巴扎等你”等路牌前合影留念。特色美食街汇集50多种美食饮品,各自散发着独有的香味,吸引着游客从四面八方前来品尝。
帕米尔高原的喀拉库勒湖在新疆阿克陶县布伦口乡,湖水深邃幽黯,湖面静谧深沉,吸引不少游客。过去,老百姓唯一的收入就是放牧,养牦牛、养羊、养骆驼。现在,当地农民开发骑马、骑骆驼等旅游项目,每次收费30元至80元不等,每天有几百元收入。在白沙湖景区,在当地党支部的带领下组建白牦牛骑行合作社,有白牦牛143头,带动143人就业,每人年净收入5万元左右。

这两年,凭借独特魅力,喀什古城强势“破圈”,一跃成为新疆文旅的“现象级IP”。2025年1-6月喀什古城景区接待游客超过1,300万人次,同比增长84.19%。过去,这里是喀什市最大的棚户区,不仅脏乱差,而且有不少危房。2009年,喀什古城区危旧房改造综合治理全面启动,既解决了古城建筑抗震安全问题,又完整保护了古城生土建筑风貌。喀什的老城改造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并在2015年被评为全疆第一个历史人文5A级景区。许多居民借此契机,将自家房屋打造成特色民宿、手工艺品店、餐馆等。色拉麦提.古丽是土生土长的喀什人,她抓住机会打造出“古丽的家”特色民宿。现在,她已经开了第三家分店,假期每天都要接待游客几百人,日收入超万元。
石河子市的特色则是参观红色遗址、感受红色文化。盛夏时节,驱车驶入石河子市,葱郁林带如绿色长城般伸向远方。70多年前的戈壁荒漠,如今已化作阡陌纵横的万顷良田。这是驻守新疆的几代兵团人,用枪杆守卫边疆、用镐头改造山河创造的生态奇迹。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广场上,不时有游客在王震将军雕像前驻足留影,馆内参观者络绎不绝。一张张照片、一个个场景、一件件实物,讲述着那段屯垦戍边激情燃烧的岁月,令参观者为之动容。军垦第一连则完整保留着当年军垦战士劳作与生活的痕迹。在这里,游客可以换上军垦军装,扎上皮带、挎上书包,亲身体验“当兵”的仪式感,感受那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与使命。

如今,新疆文旅产业正逐渐成为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新疆“十大产业集群”之一。2025年,新疆旅游业继续高歌猛进:1-6月份累计接待游客13,277.73万人次,同比增长11.15%。
智慧农业推动产业升级
在新疆天业蘑菇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00多亩棉田不见一处水渠。正当我们好奇灌溉的水从哪来的时候,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刚揭开了这个秘密。原来,这得益于天业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大口径输水管和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这些输水管浅埋于地表,实现了以管代渠,不仅降低了投入成本,还有效防止了水资源的渗漏和蒸发,节水率达10%以上。在基地里,一架棉花打顶机器人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操作下,缓缓进入指定区域进行实验打顶作业。只见机器人在棉田中灵活穿梭,快速、准确地工作,不到一会儿,就完成了打顶任务。据了解,这款机器人适用于大田棉花摘顶,可以模拟人工打顶动作,实现高精度、高效率作业。同时,该基地通过智慧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为基地作物全生命周期提供精准的数据监测和种植决策指导。在这里,通过科技赋能,万亩农田实现一人管理已不是新鲜事。

蟠桃也被誉为“桃中之王,人间鲜果”。200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一四三团被命名为“中国蟠桃之乡”。近年来,当地职工群众不断提升果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大蟠桃种植基地之一。石河子蟠桃还开启“打飞的”模式,借助石河子花园机场,早上采摘,晚上运到目的地,第二天就销售一空,即使距离几千公里,消费者也能吃上新鲜的蟠桃。蟠桃成了当地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一架装载着胡杨、红柳等耐乾旱、耐盐碱树种的大型无人机,从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空飞过。一粒粒包含树种和营养土壤的合成“树种球”从空中落入土中。这是位于新疆石河子市天域航通石河子生产基地的鸿雁无人机在新疆阿拉尔市对当地5万亩沙漠进行飞播植树的场景。该款无人机还能在集中连片的农田进行高效作业,一次可装药1,000公斤,在高4米超低空长航时稳定飞行,将药剂均匀地洒落在农作物上。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暑期节假日,新疆自治区博物馆几乎每天都有1.3万名游客前来参观。顶级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蜀地织锦护臂,是大家重点观看的文物之一。它是东汉皇帝赐给西域精绝国国王的国礼,也是迄今为止在新疆境内发现年代最早的带有“中国”字样的文物。这件我国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的国家一级文物见证了我国治理和统辖西域、开发建设西域的历史,它也是我国民族交融史最有力的实物之一。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于2005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于体系庞大、曲牌绵长,依靠师徒相传、口传心授,难以记诵,该艺术在20世纪40年代一度濒临失传。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关心支持下,民族音乐学家万桐书担起了主持十二木卡姆抢救性保护工作的重任,成绩显著。在新疆艺术剧院,我们了解到,为加大保护传承力度,新疆相继成立自治区木卡姆研究室、新疆木卡姆艺术团,推出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作品,让木卡姆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在广东省对口援疆的帮扶下,喀什地区疏附县“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建起一座民族乐器博物馆,展陈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汉族等各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百余件乐器。这里还有村里手艺人制作的“镇村之宝”——全长3.39米的热瓦甫、4.7米的都塔尔、4.95米的萨塔尔和巨型手鼓。现在,“乐器村”手工生产的乐器达27类、50余种,维吾尔族传统乐器不仅得以传承,还焕发出新的光彩。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火爆全国,常常一票难求。去年11月29、30日,《咏春》在新疆乌鲁木齐大剧院演出3场。作为深圳2024年度援疆省市舞台艺术精品交流展演活动,此行《咏春》首次以完整版之姿亮相新疆,生动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人魅力,吸引并感动了众多新疆观众,以艺术浸润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连接民族情谊的桥梁。
艾提尕尔清真寺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新修建的水冲式厕所和净身房、文化书屋,还有空调、储物柜、饮水机、便民药箱、鞋套机和消防设施等。伊玛目买买提.居买介绍说:“这个宗教活动场所,很多方面的设施都是国家免费给我们投资,进行修缮和保护的。”在礼拜殿内,买买提.居买向我们重点介绍了一幅神秘的挂毯,它的图案设计非常有创意:地毯正中心有一朵大石榴花,周边围绕着56朵小石榴花,所有花枝紧紧连接,表示中国56个民族手拉手,紧密相连。每3朵石榴花为一簇,寓意着三个“离不开”,即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地毯上下左右共有6个盛开的石榴图案,不仅以数字六代表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景,亦正表示各民族兄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