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下论雄狮——与主创谈《雄狮少年2》-紫荆网

狮子山下论雄狮——与主创谈《雄狮少年2》

日期:2025-07-29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金梦瑶

六月底的下午,在南方影业主办的首映上,见到了《雄狮少年2》的监制张苗和导演孙海鹏。在铜锣湾影艺戏院影厅外,边候场边谈,人声嘈杂,正似世间喧嚣不断,我们三个聚首潜心,又如醒狮上桩,专心只踏眼前一步。

雄狮少年2_1-sheet_731

烟火气

寒暄之中的开场,自然聊起对香港的印象。相比于监制张苗经常到港,孙海鹏导演说,这是他第二次到香港,上次还是七八年前因工作之故,匆匆往来。“香港给我很深刻的印象是街道很窄,两旁布满高楼。这些现代化的建筑又不是冷冰冰的,反而是因为经历了岁月,烟火气很足。”孙海鹏导演边描述的时候,边用手比划著,顿了顿,补充道:“还有就是路上跑的车,像巴士、小巴这些,都与其他城市不同,很有香港自己的特色。”

一个人的语言风格与专业背景是深度绑定的,本质上来说,是专业训练塑造了认知模式、思维工具和表达习惯。学美术出身的孙海鹏导演,很习惯地就开始用画面感描述事物,从他长期被专业“驯化”的感知与表达逻辑里,我看到了一幅幅香港速写。而“烟火气”是这些速写的核心主题,也是孙导演创作的核心主题。比如“包强”系列动画短片,那些包子、饺子、面条,热气腾腾地演绎著烟火人间的故事。比如《雄狮少年》系列,以最平凡的普通人视角,讲述为梦想努力,经历无数挫折后,依然坚守热爱,不断成长与奋斗的故事。

香港印象里,那些首先被孙导捕捉到的画面,都是市民生活里的片段。香港高楼繁密,一座玻璃钢筋的森林,楼缝里漏下的阳光被切割成碎金,强风穿过楼宇会带著金属摩擦的锐响,抬头望常只见一线天光,无数玻璃幕墙彼此叠成一片晃眼的、没有缝隙的钢筋山峦。但是孙导都没有描述,他低头看向了市井,看到了日常的交通工具,看到了被人们用锐意进取的步伐,磨旧的建筑。香港这座城,有许许多多人,哪怕只是走上一条天桥往下看,密密麻麻如像素点,拼出流动的光影巨画。但也是这样的人们,摩擦生热出许多烟火气息。

香港的舞狮,既是非遗项目,也是充满烟火气的,节日庆典、公司开业、店铺开张都会见到,以祈求好运和驱邪。于是我问孙导,您之后的创作,会把阿娟带来香港吗?孙导似乎在思考,但还是点点头:“阿娟一定还会走向其他地方的。”顿了顿,续言道:“片中有句台词:人这辈子,上山下山,就像舞狮,有自己的路要走。阿娟这个年纪还是很年轻,还是在上山,他还会去其他的远方。”孙导表示如有机会,希望来香港取景,或者与香港合作,继续阿娟的故事。

1、电影《雄狮少年2》雄狮热血狂涌

青春

顺著年轻这个话题,聊起了这部影片的主角团和主要观众群体,都正在青春洋溢的年岁。我问孙导,现在的年轻人比较容易迷茫,很难像阿娟这样坚定而纯粹地追求一些目标。孙导摇摇头,“其实并不是的,你看这两部片子,他的目标里都有很世俗的东西,比如第一部是为了喜欢的女孩学舞狮,为了去广州看父母参加舞狮比赛,第二部为了在上海立足,赚钱生活。阿娟追求的梦想或者目标都没有那么『纯粹』,但恰是这样的,才很真实。”

孙导的回答让我想起了钱理群教授关于年轻人如何寻路的观点:80、90后这些人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成长起来,自己的命运已有安排,顺从命运听话就能获得想要的一切。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则不行,所以他们感到困惑。

可鲁迅一百年前就说“现在的年轻人需要重新寻路”。找不到路,陷于迷茫,就吃饱喝足,睡一觉起来再想,总是可以找到一条可以迈一步开去的路。先贤有言“穷则独善其身”,穷指无路可走。没路走的时候,就应该照顾好自己,再徐徐图之。比如前作《雄狮少年》,阿狗抡著两个大铁锤睡眼惺忪地敲打肉泥制作牛肉丸,阿娟和阿猫去找他组队练舞狮,阿狗只问“管饭吗”。《雄狮少年2》主角团在上海被房东扫地出门,阿娟听到王朝雨说“包吃包住”,就开始练习拳击,目标就是比赛奖金。

所以,路,真的是人走出来了。

先从“吃饱”开始,才有力气、才有可能一步步走向更高远的人生目标。

我又问,现在的年轻人吃饱可以,但不包括“苦”。如何让年轻人像阿娟这样吃苦耐劳呢?若您代入阿娟的角色,有没有什么话,想对观影的年轻观众说的?

趁著孙导在思考,我补充道,香港有一座狮子山,见证香港社会发展,香港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形成了“狮子山精神”,与雄狮少年所体现出来的精气神很能产生共鸣。孙导点点头:“年轻人的成长其实都会经历差不多的东西,有类似的困惑。如果我是阿娟,我会跟香港的年轻朋友说,他们可以回家问问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那一代人的故事,知道狮子山精神的具体内容,相信会对自己的成长更有帮助。”

是的,现在也可以走进电影院,看看跟他们差不多年龄的阿娟。他和同伴出身草根阶层,经历了更为艰难的生存困境。但生于野草,活成雄狮,每一个人,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有这种“向下的崇高”。你我应该知道,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俗世生活中坚守本心、奋力拼搏,做一个顶天立地又平凡生活著的普通人——内心藏有雄狮的威猛,外在生存地位纵然如野草般卑微,也能有坚韧又随遇而安的力量。这是对朴素生命力的最高礼赞。

6、电影《雄狮少年2》热血奔赴三年之约

狮子

既然聊到了狮子,就谈谈《雄狮少年2》的狮子意象吧。

文学意象的产生是一个融合自然观察、情感投射、文化积淀和艺术创造的复杂过程。但意象的起点往往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人们在自然或生活中观察到某一事物,其形态、特性与人类的情感体验产生直观共鸣,便可能成为意象的雏形。中国不产狮子,这来自异域的“万兽之王”,草原生态系统的顶级掠食者,在千百年的岁月里,逐渐融入了中华文化。

自汉朝作为贡品进入皇室,从《汉书》到《明史》,有二十多次贡狮相关的记载。狮子带著威猛、尊贵的原始意涵,也成为皇陵的护卫者。其后,受佛教传播的影响,狮子被认作佛菩萨的坐骑和护法者,成为人们心中祥瑞的象征,能制邪除恶,能让人生出勇健菩提心。

舞狮,可谓古傩礼遗意,《汉书》记载汉代已有百戏艺人扮作狮子。大概是人们期望自己也能获得狮子这样勇猛精进的力量。至唐代,“狮子舞”更成为宫廷贵族燕乐的一部分。元稹写哥舒翰府上设宴,“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艺人扮演狮子摇摆逗趣,遍体光彩,一旁的胡姬舞动腰肢,筋软骨柔。

北魏《洛阳伽蓝记》记载长秋寺佛像出行时,“辟邪狮子导引其前”;永宁寺拱门有四狮子,“饰以金银,加之珠玉,庄严焕炳,世所未闻”。大概可以想象,各式华丽的石狮子遍布的情景。

宋代之后,狮子逐渐走进民间。《东京梦华录》记载重阳节以五色米粉塑成狮子,蒸熟之后放在重阳糕点上装饰。

始建于金代的卢沟桥,布满了石狮子,几百年来纹丝不动的石桥,却无人能数清这些造型各异形态可掬的石狮子究竟有几只,反倒生出了一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到了明清,福狮文化深入民间。雕狮玉如意,代表事事如意,狮驮花瓶,代表事事平安。还有狮纹长方枕、狮戏球纹朝冠耳盖炉、三狮戏球图柿式盒、狮戏球纹蟠龙藏草瓶,狮子就这样从异域奇兽,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日常。

所以,狮子的一声怒吼,护的是万千众生,它的勇猛,并不高高在上。雄狮的形象在《雄狮少年》系列电影里出现了两次,一次是第一部的结尾,阿娟带动舞狮朝着擎天柱一跃而上,化作一头真的雄狮。另一次是《雄狮少年2》,阿娟和张瓦特对著荒地草丛苦思冥想,研究以弱胜强制敌的关键一招,电影的最后揭示了,雄狮一直在草丛中静待时机,一跃而出。

雄狮的形象和舞狮的形象,都在这两部影片中出现。它们的切换,按照狮子融入中国文化的千年历史逆向作比拟,可以理解为一种升华。混迹世俗的舞狮,到傲立天地的雄狮。正如孙海鹏导演说:“阿娟之后可能还是很平凡,但是每个人的人生总应该有那么几分钟的高光时刻。”

阿娟和舞狮是相伴出现的,而阿娟和雄狮是交替切换的。

阿娟是世俗的、平凡的,因此是真实的。没有显赫的地位、惊人的功业,但小人物的平凡里藏着万千人的样子,他们的坚韧里映着人性最深处的生命张力,也承载着更广阔的社会记忆。就像舞狮在现代社会里,更多地是穿街过巷,做各种喜庆业务,但也因此吸收了饱满的烟火气和人间味。孙导说:“我刚来到广东深圳的时候,走到哪里都看到舞狮,当时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阿娟也是不凡的,不是每一个世俗里挣扎的小人物都会有质变为雄狮的时刻。禁打耐摔,历经千百般锤炼磨砺,最后坚韧不拔。对于此时的阿娟来说,“打拳可能是最公平的机会”。变强,蜕变,化为雄狮,代价就是挨打,去更残酷的竞技场上挨打,直到狭路相逢勇者胜,直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成为真正的强者,就可以化为雄狮。阿娟原本是为了挣比赛的奖金,最后也没赢。但影片最后,他跳上擂台挑战肖张扬,“我什么都不要,这口气一定要争回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孤勇,为他正名了,这也一语双关地回应了“打拳可能是最公平的机会”。

5、电影《雄狮少年2》震撼视听体验突破“现实”与“动画”边界

野草

还记得王朝雨和阿娟夜跑的对话。她让他“说说你的愿望”,他答她“赚钱呗”。她说“每个人都这么说。说说你的故事呗。”我们都是世俗人间的凡人,大概有许多愿望是雷同的,但,每一个我们,理由是不同的,志气是不同的。王朝雨给阿娟扎好腰带,给他鼓励,“扎紧腰带,为你爸妈,为大家,也为你自己。”不松一口气,不后退一步,疾风知劲草。

孙海鹏导演也表示,来到南方的初印象,除了舞狮,就是这些映入眼帘的长年常青的绿意盎然。

中国文化里,草长了数千年。一切都源于岁岁枯败岁岁生的生命力。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直白地道出野草顽强的生命。《楚辞》写“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离别之情如蔓延疯长的野草,随离人的步履越铺越远。秦观写“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相思之苦如生生不灭的原上草。到了近代,还有鲁迅的《野草》。除此之外,还有王安石的“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惬意美好的夏日田园风光。

野草在时光里生灭千载,叠加了中国人许多情感,提供了丰富的理解角度,加持了《雄狮少年2》里的野草,让它给观众的感觉更立体。

我问孙导,狮子和野草如此不同的意象放在一起,怎么理解它们呢?

孙导把两个手掌虎口相扣,说:“小草坚韧和低调,是内在的能量,狮子张扬活力,是外在的能量,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两者就是合在一起的,才会更完整的成就一个人。”

一直在旁边听著我与孙海鹏导演对话的监制张苗,终于开口了,“其实这部片子的能量很『正』,它能感动像你我这样很正能量的人。”谈到“狮子”和“野草”的关系,张苗说:“我想让观众理解『力量』,中国人对『力量』的理解。野草,代表平凡而无名的你我向上生长、向下扎根的力量;雄狮,代表中国文化吞吐天下,包容并取的力量。”

采访的最后,孙导略有神秘地笑言:“片尾,一定要看完。我不善于用语言表达,但我是美术出身,我想说的话,都在镜头里。一定要看完,到最后一幕。”

2、电影《雄狮少年2》雄狮群像魅力无限

散场

我点点头,在影院里与观众一直坐到灯光再次亮起。伴随著节奏振奋的片尾曲,很多影迷很有节奏地高喊“刘家娟!刘家娟!”仿佛在给擂台上的阿娟打气,也像给自己鼓劲。曲终人散,影迷拿著票根,拿著各种周边,对著大屏幕的巨幅海报打卡留念,意犹未尽,陆续步出影院。

王朝雨说“种子在哪里都能够发芽”,《雄狮少年》系列电影就像一颗种子,在影迷们心里种下了。

那么,换一座城,再来一个故事!

但你一定要走进电影院,看完这个故事。

(作者系香港教育大学国学中心联席总监,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李博扬 校对:刘雨桐 监制:张晶晶
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刷新单日破亿最快纪录
澳门举行多项庆祝活动迎十五运会倒计时100天
天文台发出黑雨警告
“锚”定Web3.0未来峰会记者会在港举办 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