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谭耀宗
在新时代的发展格局中,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无疑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于澳门回归25周年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横琴未来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指示。近日,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先后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及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盐田港调研,更是为香港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指示,融入大湾区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实践路径。香港应抓住机遇,在湾区建设中勇担使命、真抓实干、不断创新,开创“一国两制”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夏宝龙主任的调研行程,充分展现了中央对港澳发展“只争朝夕”的务实作风。今天,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一国两制”也进入了由治及兴的新阶段,唯有秉持务实作风,才能加快推动香港的发展;唯有实干才能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唯有快速应变、主动作为,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加大河套投入 力推成果转化
夏宝龙主任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调研,聚焦于澳门加快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以及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等议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承载着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使命,更重要的是希望探索出在“一国两制”下两地合作的新的管理模式。现时,香港正进一步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横琴的经验也为香港的发展提供了指引。
首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香港经济转型的关键。回顾我们国家科技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深度求索(DeepSeek)的横空出世撼动美国人工智能巨头。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央的支持下,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在加快推进,为香港和内地的科研创新合作搭建了关键桥梁。香港拥有顶尖的高校和科研人才,科研创新优势显著;内地则具备庞大的市场、完备的产业体系和丰富的应用场景。通过河套合作区,双方优势互补,能够促进科研成果更快地实现产业化。香港应积极回应习主席关于科技创新的指示,加大对河套合作区的投入,鼓励高校和企业在合作区内开展科研合作项目。比如,香港的科研团队可以与内地企业联合开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利用内地的产业资源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共同打造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高地,为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其次,不断丰富香港金融发展内涵。香港的金融市场高度发达,拥有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成熟的金融服务体系,香港可与澳门合作,共同探索跨境金融创新,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提供金融支持。例如,在2024年,为促进香港与澳门两地债券市场的发展,香港金管局的中央结算系统(CMU)与澳门中央证券托管结算一人有限公司(澳门金管局属下全资拥有的附属公司)负责营运的中央证券托管系统将建立直接联网。在直接联网的安排下,香港投资者将可透过其在CMU的账户交收、结算及持有在澳门中央证券托管系统进行托管的债券,澳门投资者亦可透过其澳门中央证券托管系统的账户交收、结算及持有在CMU进行托管的债券。有关安排将成为港澳金融合作一个新的里程碑,相信能为港澳的境外投资者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优势互补探索跨境金融创新
最后,香港则是要为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创造条件。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巩固提升香港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希望特区政府能在更多领域拆墙松绑,发挥香港优势,提升香港竞争力,如在规则衔接上,积极推动税务、知识产权、法律等领域的机制对接,全面提升区域协同水平。特别是在吸引人才方面,需要多管齐下,为人才来港提供更多的优惠条件,为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打下基础。
夏宝龙主任赴横琴等重大合作平台调研,为香港在大湾区建设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指导,香港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也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作者系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香港再出发大联盟秘书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