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港: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 为国为港拓增长-紫荆网

周文港: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 为国为港拓增长

日期:2025-10-28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 周文港

10月20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四中全会)圆满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并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全会高度评价我国在“十四五”时期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至于“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等,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至2035年实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回顾“十四五”(2021-2025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基础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正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到“强起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带领中华民族踏上伟大复兴的新征程。2022年,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足见如今的“十四五”时期,具备举足轻重的启导意义,不仅是承接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胜利与成果,更是作为实现党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开端。

同时,我国正面对纷繁复杂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会《公报》更以“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形容这段期间的发展历程;举世瞩目的是,我国在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全球治理等领域上所取得的成就,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韧性和斗志。就在四中全会举行前夕,《人民日报》连续发布8篇“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的中国经济专论”系列“钟才文”文章,深入描绘在党中央领导下的多项成就,例如: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在2012年至2024年间,从54万亿元增长到近135万亿元,年均增长6%,接近世界经济年均增速(3.1%)的两倍;近年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快速推进,国产人形机器人、生物医药等创新成果竞相迸发,同时推动制造业升级转型;又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迄今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合作文件,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份自贸协定,通过民生大小项目增进共建国家人民福祉。“十四五”时期成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奠定了根基及打开良好局面,促使全国人民坚定信心,踏上另一阶梯。

展望“十五五”(2026-2030年):关键在“巩固实体经济”、“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内需”

全球形势方面,虽然美西方在经济、科技等领域对我国施以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但四中全会重申,我国固有优势和条件没有改变,未来特别重视“巩固实体经济”、“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内需”三大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就“巩固实体经济”,重点是支持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及培育新兴产业,加之促进服务业优质发展,事实上,本土先进制造业体量,亦是我国对外竞争的重要筹码;而新质生产力就是源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技术支撑,用于争取产业制高点;“促进内需”的前提,是提升国民消费能力。笔者强调,以上三者并非互相割裂,当实体经济基本盘稳固,再把握创科发展洪流创造高端就业岗位,完善职业培训,就会有助增加国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进一步刺激内部消费。

另一关注点是,如何将发展红利、普惠于国内社会不同阶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全球众多国家或经济体一样,我国在“十五五”时期必须正视人口老化(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亿)问题,理论上,这会影响我们整体的生产力和加重社会保障承担;但笔者几可肯定,国家已就此作出前瞻性及全盘部署,并会在“十五五”规划中逐一落实。例如,在生产环节上,我国早已从“拼人力”升级为“拼技术”,旧时工厂那种劳力密集的场面将被科技淘汰,何况这正正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另一方面,在医疗健康、智慧康养、文化休闲等领域将深挖银发经济的潜力,通过财政补贴、消费券、体验券等方式推进银发经济消费,既配合新质生产力发展(尤其是专注研发银发产品的专精特新企业),又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配合国家在“十五五”时期,把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80岁的目标,将更多变数,转化为有利因素。

寻求突破:香港在“十五五”规划中的使命和角色

香港是国家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城市,在“十五五”时期必将迎来无限的机遇。众所周知,香港拥有5所世界百强大学,亦集聚数以千计的世界级学者和数以万计的高端人才,预计“十四五”规划中有关“八大中心”、三中全会《决定》中有关“三中心一高地”的定位,可在未来五年做大做强,特别是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国际高等教育枢纽,为国家新质生产力建设作出贡献;另一方面,香港凭借著“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包括联通内外的枢纽地位、普通法体系、自由港政策,以及国家赋予的“八大中心”定位,担当内企与港商拓展全球市场的桥头堡,打造区域“高增值供应链服务中心”实是大有可为,也为香港开拓新经济增长点。

《公报》透视出“十五五”规划的基本方向,香港政界、工商专业、教育界同仁有需要认真细阅了解,全力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谋划未来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对外开拓的宏伟蓝图,并加以迈步落实。

(作者系香港立法会议员、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商务部就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联合安排答问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釜山举行会晤
国务院总理李强署名文章:“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特朗普:美中会达成更多共识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