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阎小颖、何子煜

香港四川社团总会执行会长、香港成都社团总会会长、九龙西区各界协会会长、成都市政协常委兼港区委员召集人阎小颖

香港成都社团总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何子煜
近日,第十届全国侨联副主席卢文端发表署名文章分析今次立法会选举,其中一句令笔者尤其关注的是,他「相信会有高过上一届立法会选举的投票率」。随著行政长官宣告发信给公务员鼓励他们投票、呼吁更多机构和企业提供便利给员工履行公民责任,与立法会选战同步开展的投票率战役便揭开序幕。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怎样的选举意识和氛围能有效提升投票率?
塑造聚焦政纲的选举氛围 关注新答案和新承诺
本届立法会议员上任伊始,夏宝龙主任已明确提出「五点希望」,期盼议员成为「立场坚定的爱国者」、「行政主导体制的维护者」、「真正的民意代言人」、「高素质的管治者」以及「立法会新风貌的开创者」。其中第四点需要社会各界格外留意。所谓「高素质的管治者」,笔者的理解是提醒议员要更积极为政府建言献策,承担管治责任,甚至具备覆盖行政机关的视野与思路,在政策制定上展现更大的「主人翁意识」。而早前举行的「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创未来」研讨会中,谭耀宗则强调要实现良政善治需推动行政与立法的人才互通,尤其点出了立法会是「培养和输送行政机关人才的重要平台」、可视为「政治的旋转门」。换言之,市民投选的不只是立法会议员,他们未来有很大机会晋身问责团队,切实为香港的治理带来新影响和新贡献,市民绝对要更看重我们手中一票的神圣意义。
对于候选人而言,他们也有责任以这层高度来严格要求自己。纵观本届立法会,不少议员的发展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二十大报告」等关键词,但一部分人较少提出有力且可行的建议方案。展望来届议会,为了适应新的时代需要,参选人要展现出自己来有能力、有水平问鼎问责官员的岗位,在大家要求政府提供「时间表」和「路线图」的同时,参选人亦有必要具备「时间表」和「路线图」意识,在政纲充分表达新答案和新承诺,例如在上任百日期间,会向政府提出该领域的口头质询、了解政府对某建议的想法,并在上任一年内有怎样的新推进。参选人亦有必要呈现自己联系各界资源的能力,说明如何协调政、产、学、研、投的力量促成竞选承诺。尤其本届选举有不少新面孔,相比他们个人知名度,政纲的答案与承诺更应该成为市民的著眼点,用自己一票对这些承诺表明态度。
塑造“整体宣传观”推动“整体投票率”
经过四年时间的沉淀,完善选举制度已经走向第二篇章。刘兆佳教授早前提出他对行政立法关系的想法,并指出「香港的模式可以说是非常独特,体现出香港式民主」。由此可见,今年的选举标志著属于爱国者治港新时代的新篇章,标志著良政善治新风貌的新篇章,标志著香港式民主新模式的新篇章。在笔者看来,香港式民主亦是要展现有别于西方式民主的凝聚力。我们不搞互相攻讦,而是政纲的相互比拼;我们不搞互泼脏水,而是思维高度的竞争;甚至也不搞论资排辈,而是看实现力和跨界协调力的较量。这一切都是源于,今次能够「入闸」的候选人,都是得到广泛信任和支持的爱国爱港者,大家本就是同根同源、同一阵营,这才是香港式民主赖以成长和发展的优厚土壤。进一步推演,各个参选人固然要做好自己的宣传,但亦要做好「选举整体」的宣传,展现属于爱国爱港阵营的「队形」,不妨在发动支持者的时候,多向他们解说这场选举对香港式民主的重大意义,呼吁更多市民一同参与。对于广大市民而言,今年的立法会选举是一个见证历史的时刻,值得我们身体力行、用大家的一票表明对香港式民主的期待,为香港未来的政治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今日热搜
本周热搜
本月热搜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