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继续暂缓垃圾收费,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政府推动减废回收的决心不变,目标在2035年实现零废堆填的目标不变,垃圾收费是推动工具,但需要社会共识。其实,特区政府三年来通过宣传教育推动源头减废和扩大回收网络,已成功扭转废物弃置量长期上升的趋势,垃圾收费未必再是当务之急。

近日,特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在《紫荆》杂志10月号发文表示,本届政府通过宣传教育推动源头减废和扩大回收网络,成功扭转废物弃置量长期上升的趋势。过去三年都市固体废物弃置量持续下降,由2021年平均每日11,358吨减至2024年平均每日10,510吨,减少共7.5%。人均弃置量亦已由2021年的高位每人每日1.53公斤持续下降至2024年每人每日1.40公斤,三年间下跌约8.5%。
同时,废物回收率亦持续上升,总回收量由2020年的低位约154万吨增加至2024年约202万吨,增加约48万吨,回收率亦由28%上升至34%。
他介绍,政府会继续优化“绿在区区”社区回收网络服务时间和地点,并会在明年年底前逐步将82个“回收便利点”转型为智能自助回收设施。政府会继续完善厨余回收服务,包括在今年内增加全港住宅的智能厨余回收桶或厨余收集设施至约1,600个和在更多合适的地点设置公众厨余回收点,并加强支援私人屋苑参与厨余回收,以及逐步实现公共屋邨“一座一桶”。
他认为,市民和社会各界如能持续努力减废,香港可望不用建设第三座转废为能设施也可在2035年达到“零废堆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