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尔聪:《施政报告》加码青年发展及教育 展现前瞻性

郑尔聪:《施政报告》加码青年发展及教育 展现前瞻性

日期:2025-09-18 来源:紫荆号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文|郑尔聪

9月1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其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以「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为主题,其内容全面、方向清晰。特别是在教育方面及青年发展方面提出多项重磅举措,如进一步放宽资助专上院校招收非本地生的上限、成立「留学香港专班」、提供青年住房保障、积极维护国家安全及爱国教育。本人作为香港管理学院副董事长,乐见《施政报告》自教育及青年发展政策上大胆创新,进一步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刻体现了政府「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理念。

施政报告亦就加强招揽人才提出不少措施,不但助力本地学生认识不同文化,更会进一步促进教师团队国际化,提升香港大学国际排名。施政报告亦提出「产学创科人才交流计划」,鼓励学术界人才深入参与产业实践,促进科研成果在本地落地应用,有助于将香港的学术优势转化为产业动力,激发科研成果商业化,进一步培育具高增长潜力的独角兽企业,并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相互呼应。

随著内地及香港交往日益密切,教育将成为重要的沟通桥梁。特别是《施政报告》中表明教育局将成立留学香港专班,与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创新科技及工业局、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专上院校、海外经济贸易办事处、驻内地办事处等加强推广香港高等教育,进一步吸纳世界各地年轻人才,提升人才库的多元性和广泛性。

与此同时,本人乐见《施政报告》多项举措缓解青年住房问题。为配合增加非本地生收生限额,政府已于7月推出「城中学舍计划」,以增加学生宿舍供应;为保障初入社会的青年群体,《施政报告》将居屋绿白表比例由4:6调至5:5、「白居二」增1000配额至7000个,其中一半拨予40岁以下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请者。这体现了政府力争解决民生住房问题的决心,是一份让人感到温暖的报告,因为其不仅制定了宏大目标,更明确了具体任务和解决措施。

《施政报告》的全面落实,需要特区相关部门提升管治能力,大刀阔斧敢于突破、勇于创新。本人相信,随著有关举措逐步落实,青年将拥有更多元的发展路径、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更厚实的家国情怀,为香港和国家发展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作者为贵州省港区政协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

来源:紫荆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中国代表三问美国否决联合国安理会加沙问题决议草案
《731》香港公映 港澳55间戏院排片逾200场
大学航科资助逾亿 六项目得款睇真啲
李家超冀施政报告在立法会充分讨论并得到议员支持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