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社团联会全力支持2025年《施政报告》 乐见深化改革振经济发挥优势系民生-紫荆网

新界社团联会全力支持2025年《施政报告》 乐见深化改革振经济发挥优势系民生

日期:2025-09-17 来源:紫荆 浏览量: 字号: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新界社团联会(新社联)欢迎行政长官李家超于今日(9月17日)发表的2025年《施政报告》,是次《施政报告》围绕经济和民生两大主轴推出了一系列实际政策和举措,进一步彰显了特区政府推动香港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料将精准激活经济动能、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值得肯定与全力支持。自《施政报告》展开咨询以来,特区政府充分聆听及吸取基层社团及广大市民的声音,新社联乐见报告采纳了本会就经济发展、地区治理、支援弱势社群等方面提出的多项政策建议,包括:提速提效发展北部都会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援本地经济、文体旅协同发展、丰富置业阶梯、优化安老服务等,本会将继续坚定支持行政长官及特区政府依法施政,携手筑牢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发展根基。

施政报告首先提出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强调“一国两制”长期不变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指出会持续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并不遗余力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将继续落实好“爱国者治港”原则、完善地区治理。本会对此坚定支持,将和特区政府、有关政策局继续携手,积极发挥地区力量,坚定守护“一国两制”、维护香港繁荣稳定。

聚焦新界全面提速北部都会区发展

自特区政府提出北部都会区概念,新社联一直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北部都会区作为新界的“北大门”与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本会多次就提速增效、土地政策、建设标准、基建规划、两地互通等方面向政府提出建议。此次《施政报告》以专章形式重点谈及北都发展,特别是提升北都发展的决策层次,成立由行政长官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可见特区政府对加速推进北部都会区发展的决心。

“北都发展委员会”,下设“发展及营运模式设计”、“大学城筹划及建设”、“规划及发展工作”三个工作组,发展重点突出,并承诺通过引入快速审批制度、试点形式推行“分阶段开发”模式、多元开发模式、灵活批拨土地、按实补价、加快发展北都专属法例等措施,均能有效简化行政措施,对北都发展拆墙松绑;加快河套发展,在今年内公布《新田科技城发展纲要》、加快交通基建等有助北部实现高效高质发展。种种举措,回应了本会对北都发展需简化行政流程、创新土地政策、善用产业带动、促进合组开发、完善交通基建、提升建造速度的六大提议。本会相信,这些举措将进一步为新界及香港整体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和红利。

保育抗战遗址推广红色研学路线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本年度施政报告指出,特区政府会与深圳合作,推广以“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历史为主题的红色体验研学新路线,加深市民和旅客对香港抗战历史的认识,并会全面梳理及修缮保护各区的中共抗战遗址,融入体验路线和教育活动。新社联多年来致力支持抗战历史和遗址考察、认证、维护和历史教育工作,促进红色路线整理,特别是在去年,推动进行离岛抗战历史寻踪并举行发布会提出五大倡议,希望就秘密大营救设立纪念厅、建立抗战历史旅游路线等,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本会喜见特区政府响应新社联和社会民意,期望特区政府尽早有具体举措落地,携手保育和开发香港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推动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八大中心地位

报告亦就香港产业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巩固国际中心地位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政策。一方面,将引进飞机回收企业,推动生命健康科技、新能源、AI和数据科学产业发展,同时继续深化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提升人流、物流、数据流、资金流等;另一方面,将深化国际交往合作,进一步发挥“出海”平台作用,并全力发挥香港制度优势,巩固国际中心地位。

在“十四五”规划确立了香港为八个重点领域的发展中心,在报告中,就八大中心的巩固和发展都有相应的政策提出,包括就积极发展国际教育枢纽建设提出涵盖中小学和专上学院的多项政策,例如人才和生源招揽、提升教学质量和国际认受等,就引领香港实现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愿景,提出推进低空经济生态圈建设、支持太空经济等。

文体旅发展也是特区政府近年施政的重点之一,能有效提升香港吸引力。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强化和巩固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地位,并指出将贯彻落实“无处不旅游”,当中发展游艇经济、“盛事+旅游”、“生态+旅游”、特色地方主题深度游等,均是新社联大力推动的提振本地经济的几项举措,特别是结合红色文旅,打造复合型旅游线路,本会希望政府接下来可增强周边资源配置,在有关产业和线路中添加适当培训,以添加创科和文创元素,增强互动性,提升文旅体验。在全运会即将到来之际,本会将大力支持特区政府全力办好全国运动会,推动本港文体产业发展。

多方位改善民生平衡多阶层权益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今次《施政报告》以民生为压轴专章,是篇幅最大的一章,针对土地房屋、交通运输、医疗护理、社会福利、保障劳工、关爱共融等九个重点范畴提出了切实的解决方案,展现特区政府多方位心系民生。

住房方面,政府增加公屋和居屋供应,下年度起5年建公屋量达18.9万个,缩短市民轮候时间;居屋绿白表比例由4:6调整为5:5,白居二增1000配额(一半拨予青年家庭)、加推“长者楼换楼计划”,增加政府土地储备等举措,有助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和置业阶梯。本会希望有关政策举措可尽快落地,提升市民的居住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政府会持续深化医疗改革,继续精准扶贫,推广“居家安老为本、院舍照顾为后援”的长者照顾方针,支援照顾者,并成立“社会高龄化对策工作组”应对高龄化的挑战。政府亦将支援和保障劳工,支援复康人士,推动妇女发展和鼓励生育、支援学童、支援少数族裔。本会欢迎政府在北部都会区古洞北新发展区设立一间综合家庭服务中心,支援区内家庭及儿童;为持续提升关爱队服务,政府根据去年《施政报告》增加资助金额五成,并给予关爱队聘用行政人员等行政支援;在应急支援方面加强培训,并进一步促进关爱队和不同持份者的联系和合作。政府指出,将在北区及离岛区再加两队少数族裔关爱队。新社联认为这些措施将进一步保障并平衡多阶层权益,提升市民幸福感。

关于渔农业发展,报告亦提出在新鱼类养殖区发出养殖牌照和提供深海网箱供业界租用,推动现代化水产养殖;本会对此表示欢迎。

此外,行政长官亦提出了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成立“AI效能提升组”,实践“把‘高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起来”的理念,体现了政府锐意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施政效能的能力和决心。

总括而言,新社联认为是次《施政报告》以鲜明的改革导向彰显特区政府的担当作为。报告既以制度创新破解发展瓶颈,凸显深化改革的魄力,又以务实举措回应民生诉求,传递心系民生的温度,更立足内联外通的独特定位谋篇布局,展现发挥优势的智慧。此次特区政府以开放姿态广纳社会各界意见,使政策制定回应市民期盼、契合香港发展实际。新社联全力支持特区政府2025年《施政报告》,将积极配合特区政府以改革思维提质治理效能,联同社会各界汇聚发展合力,共建兼具经济动能与民生温度的和谐社会,在香港由治及兴的进程中,共创更美好未来。

来源:紫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编辑:刘可熠 校对:梅肯 监制:李博扬
桦加沙增强为台风 天文台料下周三最接近香港
卓永兴:AI效能提升组今年11月制订计划及时间表
中国科学家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勒福赞奖”
习近平就尼泊尔国庆向尼泊尔总统鲍德尔致贺电 李强向尼泊尔临时政府总理卡尔基致贺电
紫荆杂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